哈的拼音、哈怎么读?
口字旁加合(口合)念什么?
汉字“哈”字是一个多音字,“哈”的拼音是:hā、hǎ、hà。本文包含了张“哈”的拼音、读音、注音、国际音标、中古音、多音字辨释、韵典集成、等哈的字音信息...
哈的拼音与读音
哈字注音:ㄏㄚ/ㄏㄚˇ/ㄏㄚˋ
国际音标:xɑ˥;/xɑ˨˩˦;/xɑ˥˧
造字方法:形声:从口、合声
中古音
哈: 1五合切 咸摄 開口 一等 入调 二十七合韻 𣊡小韻 疑母
多音字“哈”辨释
哈十七洽入聲hā音喢。《玉篇》以口歃飮。《淮南子·氾論訓》嘗一哈水,而甘苦知矣。
哈十五合入聲hā音𡀾。《玉篇》魚多貌。又《集韻》魚口貌。
口字旁加合念什么?
问口字旁加合是什么字?口合念什么?
答口字旁加合是“哈”字,“哈”字是一个多音字,分别念:hā 、hǎ 、hà 。
哈字的韵典集成
字形 | 韻書 | 攝 | 聲調 | 韻目 | 字母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釋義 | 索引 |
哈 | 廣韻 | 咸 | 入 | 合 | 疑 | | 開 | 一 | 次濁 | 五合切 | ŋAp | | 536.38 |
集韻 | 咸 | 入 | 合 | | 匣 | 開 | 一 | 全濁 | 曷閤切 | ɣɒp | | 769.7.3 |
咸 | 入 | 合 | | 曉 | 開 | 一 | 次清 | 呼合切 | xɒp | | 769.8.9 |
咸 | 入 | 合 | | 見 | 開 | 一 | 全清 | 葛合切 | kɒp | | 770.3.7 |
咸 | 入 | 合 | | 疑 | 開 | 一 | 次濁 | 鄂合切 | ŋɒp | | 770.10.2 |
咸 | 入 | 合 | | 透 | 開 | 一 | 次清 | 記 (託)合切 | tʰɒp | | 772.3.7 |
咸 | 入 | 洽 | | 生 | 開 | 二 | 次清 | 色洽切 | ʃɐp | | 787.3.5 |
中州 | | 入作上聲 | 家麻 | | | | | | 五合切 | | | 18.1 |
韵典集成参考书目:
- 余迺永:《新校互註宋本廣韻》(增訂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
- 周祖謨校:《廣韻》(澤存堂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2年版〉。
- 陳彭年等:《校正宋本廣韻》〈臺北:藝文印書館,1998年〉。
- (宋)丁度等編:《集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 周德清:《中原音韻》〈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一冊,1984年〉。
- 寧繼福:《中原音韻表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
- 王文璧:《中州音韻》,收入〔明〕程明善:《嘯餘譜》,明萬曆年間,古歙趙善達校,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刊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425冊, 1997年〉。
- 樂韶鳳等編:《洪武正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39冊,1983年〉。
- 應裕康:〈洪武正韻韻母音值之擬訂〉〈臺北:驚聲文物供應公司,淡江文理學院中文硏究室主編:《許詩英先生六秩誕辰論文集》頁275-322,1970年〉。
哈字解释
1 hā 1:张嘴呼气。~气/~欠。2:拟声词。 笑声。~~大笑。3:叹词。 表示得意或惊喜。~~,我赢啦!/~,你终于回来了!4:弯(腰)。点头~腰。
2 hǎ 1:【哈达】 藏族和部分蒙古族人表示敬意和祝贺时献给对方的长丝巾,多为白色,也有黄、蓝等颜色的。2:【哈巴狗】 狗的一种,体小,腿短,毛长,供玩赏。也叫“巴儿狗”。3:(Hǎ)姓。
3 hà 【哈士(shi)蟆(má)】 中国林蛙,蛙的一种。身体灰褐色,生活在阴湿的山坡树丛中,主要产于中国东北各省。蛙体及输卵管可入药。也叫“哈什(shi)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