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文段一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朝与西域的使者、商人开始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和欧洲,又把西亚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东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后,西汉的商人还经常出海贸易,开辟了一条通往西方的海上交通贸易要道。从广东出发,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在此,中国的瓷器、丝绸、糖、五金等多种货物被运送至埃及、罗马,并进口香料、宝石等。有的学者根据陆上丝绸之路加以引申,称它为海上丝绸之路。至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上丝绸之路,贸易繁盛。
16. 根据文段一内容,请写出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发展的两个表现。(4分)
文段二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个名称,因为他经过考察,认为当时路上运输的是丝绸。而另一些学者则有不同的看法。尽管西域考古挖掘出一些丝织品,但这只说明“丝绸之路”确实由东向西运送过丝绸。一条路的货物流向应是双向的,从东向西运送的主要是丝绸,那么从西向东运的主要是什么呢?
考古发现,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750多件玉器,其中一部分玉经鉴定是来自新疆的和田玉。和田玉首开了我国中原与边疆、与西方交流的运输通道。到了汉代,丝绸商人利用这一古老的“玉石”通道又发展了丝绸贸易,中原地区的西域玉石消费量更是随之大增;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从西域来的玉石广泛用作饰品、礼器、艺术品等。和田玉一直是中原最受欢迎的物品。可以认为“丝绸之路”叫做“丝玉之路”更为贴切。
17. 根据文段二的内容,写出“另一些学者”关于“丝绸之路”名称的“不同看法”及其理由。(8分)
答:看法:
理由:
(二)(共12分)
16.答案示例:
表现一:在陆上发展到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增多。
表现二:出口物品由丝绸扩大到陶瓷、糖等,贸易种类扩大。 (共4分每点2分)
17.答案示例:
看法:“丝绸之路”叫做“丝玉之路”更为贴切。
理由:①应该以双向运送的主要货物命名一条路。
②丝绸之路是在“玉石”通道上发展而来。
③西域玉石在中原被广泛消费,最受欢迎,说明丝绸之路上由西向东运送的主要货物是玉石。
(共8分。“看法”2分,“理由”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