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外得人情》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①那天,我到菜市场买了几条丝瓜,因为已经买了好多菜,手里提着好几个满满的兜子,给小贩交完钱,提着菜兜转身就走了。等到晚上做饭的时候找丝瓜,才想起丝瓜放在菜摊上忘记拿了。
②几条丝瓜,没几个钱,但第二天到菜市场去买菜时,忽然想到那个菜摊前问问,看看菜贩是否好心地帮我收起了丝瓜,守株待兔等着我回去取。走到那个菜摊前一问,菜贩摇摇头,一脸无辜的茫然。我向他道了谢,转身走了,这事本来不怨他,不见得就一定是他将几条丝瓜“迷”了起来,也可能是别人顺手牵羊拿走了。买菜的人来来往往,经他手的菜各种各样,他哪里顾得过来这几条小小的丝瓜?
③也许是退休后无所事事,那一刻,我脑子里忽然冒出这样一个念头:在这个每天都喧嚣热闹的菜市场,做个小小的试验。
④我找了3家菜摊,各买了3条丝瓜,然后,交完钱,放在菜摊前那一堆有青有绿有红的蔬菜堆儿里,转身走了。我想明天再去菜市场,看看这3家菜摊,哪家看到了我忘在菜摊上的丝瓜,能够替我保存,等着我回去取;或是,哪家没有了丝瓜,只剩下如今天看到的那个菜贩般的一脸无辜的茫然。小小的丝瓜,也许会是一张酸碱度试纸,能够试探出人心薄厚和人情暖凉呢。
⑤第二天,我去了这3家菜摊,两家,没有了丝瓜,只有茫然;最后一家的菜贩却没等我问话,就从菜摊下面提出了装着那3条丝瓜的塑料兜,笑吟吟地递给我。应该说,试验的结果还算不坏,2比1,毕竟没有让人完全失望,9条丝瓜没有全部不翼而飞,留下了3条,像锚一样,还沉稳地留在水底,挽住了小船没有被风浪吹走,不知所终。
⑥不过,有意思的是,这家替我保存遗忘的丝瓜的菜贩,是我认识的,我常常到他那里买菜,特别是西红柿,我都会到他那里买。因为彼此熟了,他会连问都不用问我,直接从西红柿筐里替我挑几个最好的。有时候,差个几分钱几角钱的零头,他也会抹去;哪怕我忘记了带钱或者钱不够,他也会让我赊着,明天来买菜时再带给他。
⑦我在想,如果不是我们已经很熟识了,他会为我保存下这3条丝瓜吗?
⑧以前老北京,几乎每条胡同都会有一家菜摊或菜店,因为都是街里街坊的,无论卖菜的,还是买菜的,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彼此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别说是买了菜忘在菜摊或菜店里了,就是你把别的东西甚至钱包忘在那里了,一般回去都会找得到,菜摊或菜店里的人都会替你保管好。
⑨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在一条街上,大家都认识,彼此的信任和信誉,以及常年积累起来的感情,比贪一点儿小便宜要重要得多。所以,那时候,尽管物资匮乏,大家都不富裕,但很少会出现缺斤短两或假冒伪劣之类的欺诈。对比农耕时代的商业模式,如今琳琅满目的菜市场,发展了好多,也流失了好多东西。其中流失最多的,就是买卖双方那种邻里之间的人情味。
⑩我将自己这样的想法,对那位替我保存丝瓜的菜贩说了,他笑笑对我说:“人情味,也不是说现在就没了,你们买菜的看得起我们,我们卖菜的自然就会高看你们一眼。这东西,就跟脚上的茧,走的日子多了,自然就长出来了。你说,那几条丝瓜能值几个钱?”
他说得有道理,丝瓜不过只是人情味的一种外化,是彼此心情的一次“外遇”。
(1)“我”在喧嚣热闹的菜市场做了一个试验,目的是什么?
答:
(2)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留下了3条,像锚一样,还沉稳地留在水底,挽住了小船没有被风浪吹走,不知所终。
答:
(3)第⑦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
(4)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主题,请找出一处加以分析。
答:
(5)读完全文,谈谈你对“丝瓜不过只是人情味的一种外化,是彼此心情的一次‘外遇’”的理解。
答:
参考答案:
1)用小小的丝瓜来试探人心薄厚和人情暖凉。[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概括文意以及对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解答时,首先要速读全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相关内容,然后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这3条丝瓜带给“我”的心理慰藉。[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言的能力。解答这种题型时,首先要考虑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然后分析句子表达的情感。
(3)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眼前的经历过渡到对往事的回忆。[解析]本题考查特殊段落的作用。答题时要注意段落的作用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的作用;二是结构方面的作用。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4)示例:①“两家,没有了丝瓜,只有了茫然;一家的菜贩却没等我问话,就从菜摊下面提出了装着那3条丝瓜的塑料兜,笑吟吟地递给我。”通过菜贩之间的对比,突出了人心薄厚和人情暖凉。②第⑨自然段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人情味的可贵。[解析]本题是对写作方法及其作用的考查。此题考查了对比这种常用的写法,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解答时首先要准确找出一处运用对比写法的文字,然后结合内容具体分析其作用。
(5)在人情淡漠的年代,那位替“我”保存丝瓜的菜贩的行为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的信任、信誉和感情,小小的丝瓜让“我”感到温暖。(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句子的理解。答题时一般要考虑其是否是文章的中心句,是否是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关键句等,然后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此题考查的句子,就是文章的中心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