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言》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谈语言
王力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
是不是说口语与书面语没有区别呢?也不是的。文章是有组织的语言,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文章和语言不一样。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时候语言不连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有的同志在小组会上发言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但是人家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仔细看一下,却又会发现毛病百出,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所以,我不反对对口语加工。并且,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者仿效,因而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化。否则,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
比如,我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意见,认为最好水平这个说法在口语中运用勉强说得过去,而在报刊上运用就不对了。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因此,说最好水平,是违背事理的。但是,至今有些报刊还在使用最好水平这个词。
又比如,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个词。这也是不对的。不以为然是不以为如此或不以为对的意思,而不是满不在乎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不能随便运用口语。
但是在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否则,这种上升就失去了意义!
有些话本不符合书面语的要求,不准确,也不规范,但由于说习惯了,改不过来,叫什么约定俗成。谁约定的呢?恐怕总是从少数人说错开始,一直不去纠正它,变成俗成的吧!所以,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该规范化的,能够规范化的,还是要尽量规范化。
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1.通览全文,作者谈论了语言运用问题,重点阐述了哪两个观点?4分
2.文章在论述两个观点时都运用了事实论据,试各选-处分析其作用。
3.对于语言规范化问题,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4.概括文章的语言特点。
【答案】
1.4分)(1)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2.4分)【示例】文章在论述第一个观点时,以一篇报道中误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的事例论证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文章在论述第二个观点时,以报刊上一直错误使用的词语最好水平的事例论证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3分)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补充论述:一是写文章要有读者意识,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二是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要尽量规范化;三是规范的标准要适应语言的发展。
4.2分)文章语言朴实自然,又不乏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