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

  文本一

  蔡崇达

  应该是在一九九八年的时候,阿爸一度打定主意要把老家小镇上两百多平方米的老石头房子卖掉,到厦门买套六十多平方米的。当时促使他做这个决定的原因是,台湾电视剧看多了,看到电视剧里描述的那种都市生活,无论怎么对比,总觉得那种生活比现在的样式好。

  终于阿爸决定要带着我去探路了。他说顺便让你见识一下大城市的生活。当时老家这个海边的小镇还看不到太多的车,从我老家到厦门每天就早上六点半一班,所以小镇的人很多会晕车,包括我。我晕车是受不了那种刺鼻的汽油味。所以从一上车,往厦门的路上,难受就压过兴奋。好不容易到了厦门,下了车我一口吐了出来,我看到的是一排排车屁股对我冒着烟。阿爸以前是海员,见怪不怪,说会习惯的。

  当时小孩子的鼻子敏感,觉得这座城市怎么到处都是油味,我试图激起自己的兴趣,比如挤公交车,比如看两旁整齐的绿化带,比如高楼—但显然一切都是在预料中。我知道阿爸也似乎在激发我的兴趣,一路指着,你看这栋楼有几层你数数,我说不数了,电视上还有更高的,他说你看这道路都铺砖,我说这个电视上也有,他说你看好多车,我说我也看过了,你看有红绿灯,我说书本上读太多了。最终我实在提不起兴趣了,城市里似乎太多已知,我老家的一个小水池都有好多未知。

  我们去拜访的是表哥家,虽然是表哥但年纪和我爸爸相仿,他有个儿子比我小六岁左右。看我无精打采,便让这个小侄子带我出去走。本来想能有什么好玩的,其实就是四处走,叫我数楼有几层,看地面上的瓷砖。然后还有学规矩,一路上都在叫唤,不准随地扔东西、要排队上公交车、要走斑马线。当时小孩子的我一直在心里庆幸还好自己不是这里的人,而且看着大片大片望不到尽头的水泥地,我觉得好悲哀—没有各种奇特的植物没有长有小蝌蚪和五彩鱼的水池没有可以挖地道的地方。

  现在我是在空气更不好的北京写这个东西,当然鼻子已经麻木,闻不出好空气的味道了。不过我觉得曾经的乡土让自己变得相对浑厚些—因为浑浊所以厚实。我所说的浑厚有个最简单的解释,从一个小镇的生活再到一个县城一个地级市一个大城市,顺着这根链条下来,每一个层次的生活都不一样,你经过对比,对以往的更能理解而且吸收,对现在的也更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而比起一生下来就在城市的孩子们,我们有太多他们觉得奇特和不可思议的故事了。

  我并不是说厦门不好,只是我觉得城市不好。特别是中国的城市不好。厦门和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建设都有个基础—人家国外的城市是怎么样的,以及人们该怎么被组织的,然后再依据这样的标准建设。中国近代的城市不是长出来的,不是培植出来的,不是催生出来的,而是一种安排。因为初期必然要混乱,所以中国的城市也表现出强大的秩序意识,人要干吗,路要怎样。生长在这样环境的人,除了维护或者反抗秩序,似乎也难接受第二层次的思维了。

  我一直觉得有生命力的地方在于浑浊。一潭池子里的水和放在观景台上的水,永远是池子丰富也美丽。就一个池子,它里面的各种生物以及各种生活在这世界的故事都可以让一个孩子开心一个下午,而城市里的孩子只能盯着被安排好的景色开心这么一瞬间。

  现在国外的建筑师常用一个词来讽刺中国,“千城一面”,无论哪个城市,都只能从国外的标准去解释当时为什么这么建,而不能说出这个建筑这条街道和人群的生活是如何自然地演变融合,骨肉相连的。中国的许多城市就这么仓促地被一个标准给阉割了。

  我更喜欢北京而不喜欢上海。在我看来,北京不是城市,而是“世界上最大的农村”。我现在住的地方是王府井旁边的小胡同,从大路走过来还是流光溢彩,突然一拐就是吊嗓子的老大爷,开做茶馆的四合院,蹲着吃东西的大妈,在路边摆棋的老人。我会觉得这样的地方有惊喜,因为你不知道你拐的下一个弯会有什么—因为层次太多,东西太杂。而在上海,第一眼非常喜欢,它已经是城市化的代表,但你在一个角落住一个星期,你就知道这个城市其他所有地方的样子了—都是类似的。

  泉州和厦门刚好也构成这样的相对吧。我常这么比喻,厦门是泉州的整容版。在泉州你会看到乱闯的行人和车、粗糙的老建筑,甚至低陋的生活习俗。我是会喜欢环岛路上的精致风景,但绝不是被打动或者感动。感动我的,会是走在泉州石头巷子突然听到随便哪户人家里飘出的悲戚的南音,会是十五佛生日的时候,整个城市家家户户在门口摆上供品烧上香齐声祈祷平安。

  文本二

  蔡崇达认为,“古老的生活状态是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是一代代文明雕刻出来的,最终形成了固有的生活方式。就像我们泉州一个简单的仪式背后,记载着很多故事,这个就是我们文化的特质”。顽固的精神秩序下慢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信仰体系和文化体系,就像深埋在地底的根系,是一种束缚,也是一种依靠。“很多泉州人外出闯荡,最终落叶归根想尽办法也要回来,就是因为一种对文化的认同感。”

  “这并不是说不要发展,泉州的文化应当朝着多元化这条路走。”蔡崇达表示,现在泉州文化发展的方向是对的,老城区把传统的美好的生活状态保存下来,新城区则尝试一些更国际化的元素,“长出”新的样子。

  蔡崇达认为,泉州有着丰富的内涵,只不过没有好好地整理,“比如有些元素就应该时尚化,有些元素就应该古朴化,这些文化又要如何抵达一个合适的人群?还有一个就是泉州的整体形象,这都是如今泉州文化发展所应当考量的”。

  (摘编自《泉籍知名文化人访谈系列之五蔡崇达:泉州文化最缺的是营销》)

  6.下列对本文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次去厦门“我”就很抵触,一路上“难受就压过兴奋”,父亲在厦门买房的计划因此搁浅,我才继续在乡村成长。

  B.作者提及“空气更不好的北京”并非刻意去批评北京空气质量,更多的是为了与前文相呼应,使文章衔接更自然。

  C.作者认为,“安排出来的”中国近代城市没有独特性,表现出强大的秩序意识,生长在这样环境的人思维也不易突破。

  D.一个城市可以因为“乱闯的行人和车”让人不喜欢,也会因为石头巷子的南音、佛生日家家户户的祈祷让人感动。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属于叙事议论抒情结合的散文,既有儿时经历,又有对城市的见解,同时融入对家乡的深情,感性和理性结合。

  B.作者用笔精到,“吊嗓子的老大爷,开做茶馆的四合院,蹲着吃东西的大妈……”典型意象排比,北京小胡同跃然纸上。

  C.作者善用类比表达自己对城市的喜好,相对于中国城市更喜欢国外城市,相对于上海更喜欢北京,相对于厦门更喜欢泉州。

  D.作者在泉州会被感动,与泉州保留着的古老生活方式有关,这些生活方式是一代代文明雕刻出来的、泉州独特的文化特质。

  8.蔡崇达希望“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结合文本二分析蔡崇达对泉州文化发展的建议。(4分)

  9.文本一以第一人称“我”行文,视角却又富于变化,从1998年的“我”写到现在的“我”,请结合文本赏析其效果。(6分)

  阅读答案

  6.A 【解析】“父亲在厦门买房的计划也因此搁浅”无中生有。

  7.C 【解析】“类比”错,应该是对比。“相对于中国城市更喜欢国外城市”文中没有依据。

  8.①要传承泉州的文化特质,让人们有文化认同感;②要区分新老城区,朝多元化方向发展;③认真梳理泉州文化丰富内涵,整体考量,准确定位。(每点1分,3点满分)

  9.①以第一人称“我”行文,叙述自己的所见所感,亲切自然,同时也便于直接自由表达思想感情。②前半部分以1998年的“我”为视角,通过小孩子的眼睛来写城市给我的第一印象,充满童趣,真实可感,同时为下文的观点提供事实依据。③后半部分以现在的“我”为视角,通过成人的视角对城市进行理性认知,升华了主旨。④从1998年的“我”写到现在的“我”,视角富于变化,使文章内容也丰富多变,由感性到理性,符合读者认知。(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