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人老何》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怪人老何

  鸿鸣

  文本一:老何年轻时曾留学国外,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是辛亥元老,民国时在江南某省任民政厅厅长。

  当时全国开展新生活运动,省主席积极响应。这天在省政府大会上,省主席口若悬河,大讲特讲树新风、勤政廉政,同时提到了民政厅:“民政关乎国民生活,一定要做表率,要讲究礼义廉耻,不要有贪污现象,要带头廉洁。”话里话外给人一种感觉,好像民政厅贪污腐败似的。

  这时老何站起身来,一脸认真,大声应道:“主席教训极是,更感谢主席提醒民政厅一直廉政为民。前几日主席岳母来省城省亲时,游玩山水,花费大洋一万,夫人曾找我报销,被我严词拒绝。由此可见,民政厅原则性极强,请主席放心。”一席话说得众官员大惊失色,省主席也尴尬无比。

  省主席夫人听说后,异常恼怒,好你个老何,真把自己当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了,从此对老何记恨起来。正好有被老何裁减下来的民政厅不良官员,举报老何贪污,夫人借机鼓动省主席,派人去民政厅调查老何。调查人员在民政厅折腾了好几天,也毫无结果。

  老何大怒:“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本来两袖清风,一心为民,却被省政府怀疑,这对我来说真是莫大的耻辱。既然这样,我又何必贪恋此官位!”于是要求辞官回家。这老何真是有个性的人,离开省城前一天,还在民政厅大门上贴一告示,上书:“本人任厅长三年,处理事务无数,现已辞官回乡,如有对不起百姓之事,请尽管唾骂举报。”告示一出,立即惊动了省城百姓。

  第二天早上,老何偕夫人辞官回家。在去东城门的路上,老何忽然感到有一缕阳光刺眼,原本出现在东北方的太阳,怎么跑到了南面?老何仔细一看,阳光是从街道南侧一面镜子上反射过来的,这才发现,在他出城的街道两旁,居然有很多人家门前,放一方桌,上面摆有一碗清水、一面镜子,旁边站着全家老少,在默默为他送行。老何异常感动,冲父老乡亲大声说道:“为官一地,大家认可,能得清水明镜送行,我心甚安。”于是含泪拱手作别。

  老何走的是水路,沿长江回老家。船行一日后,忽被前面几艘大船拦住,并把老何的船拉到岸边。几十个身带刀枪的土匪冲上了老何的船:“要钱要命,由你选择!”土匪们大声吆喝。

  老何一看,是一帮土匪,毫无惧色,冷笑道:“本人为官多年,两袖清风,并无积蓄。”

  土匪们自然不信,一个土匪头目模样的人说道:“你当官多年,没有捞钱,我都不信。听说省城百姓清水明镜为你送行,我觉得是谣传,所以和兄弟们打赌。如果我赢了,不但劫财,还要你命!”说罢哈哈大笑,似乎是稳赢无疑。

  老何淡淡一笑,反问道:“如果你输了,又将如何?”

  土匪头目豪气冲天,大声道:“如果我输了,愿意承认你是清官,跪送你三十里水路。”说完撇嘴哼了一声,一脸嘲笑的神色。

  于是土匪们开始搜船,一无所获,又打开老何的行李,见里面只有一些旧衣物和一大捆书。从何夫人身上,也只搜出几块大洋。这时一土匪发现了一个画轴,大叫:“这里有名贵字画。”土匪头目接过来打开,原来是一书法,内容是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书法落款名字却是老何。土匪头目也是识字之人,看着那笔走龙蛇的书法,居然念出了声音:“……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老何不动声色,只是冷眼睨视,默默地看着土匪头目。土匪头目脸色渐渐由白转红,大声喊道:“你别用那种眼光看我,老子也是个爷们儿,说话算数,吐口吐沫都是钉!”说罢冲众土匪一挥手,带众土匪跳入水中,将老何乘坐的船推入河道,放其通行。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22期)

  文本二:在许多小说塑造的人物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怪人,他们有 着常人所没有的怪诞的言行,但又不同于精神失常的“傻子”们,他们基本具备正常人智力和情感;他们大部分的生活是常态化的,但某些行为却又偏离了正常轨道。之所以说他们是“怪人”,那是我们以“正常人”的眼光,以人的“正常”言行为标准,来衡量和评判小说中的人物。

  “怪人”总是游离于自然和社会之间。一方面,他们渴望融入社会,但社会并不认可也不能完全地接纳他们;另一方面,“怪人”们又表达对自然世界的无比亲近和热爱。“怪人”们往往具有未泯的童心和善良的性格,正义的精神和忠贞的情感,归隐与消极中的向往和追求。“怪人”形象无论是作为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能以不同的身份和角色表现主题并彰显作者的人文思想,是作者对物欲俗众的否定和精神图腾的呈现。看“怪人”形象时,我们会感到一丝并不轻松的轻松,也会产生一种并不快慰的快慰。

  (摘编自程大立《艰难生活中的执着追求》)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何当众反驳省主席的一番话令众官员大惊失色,是因为大家以“正常人”的眼光,以人的“正常”言行为标准来衡量老何。

  B.老何因为被调查而愤然辞官,表现了他作为一个清正廉洁的政府官员的正气、骨气,愤而辞职也表现了他与官场的格格不入。

  C.老何贴告示请百姓唾骂举报,百姓却以清水明镜送行,受到群众爱戴却得不到省政府的信任,“含泪作别”表现了老何的委屈。

  D.小说塑造得有口是心非的官员,是非分明的百姓,讲义气的土匪,正直的老何等众生相,构成了一幅颇具真实感的社会画卷。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脸认真,大声应道”一段运用神态、语言描写,写老何反驳省主席的“教训”,强调民政厅的勤政廉政,也是对省主席的讽刺。

  B.小说情节波澜起伏。如土匪搜船、搜行李,发现“名贵字画”,却是老何的亲笔书法,印证百姓清水明镜给老何送行所传不虚。

  C.小说善于运用侧面烘托。如对土匪头目的一系列描写,增添了小说的趣味性、传奇性,也烘托了老何的清正廉洁。

  D.“荷花”在文中有重要作用,它作为叙事的线索串联起故事情节,同时也表现出老何为官多年“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

  8.原文横线处是小说结尾,下面有两种结尾,你觉得填入哪一种效果更好?请说明理由。(4分)

  结尾一:老何在船开出很远时,还看见那个土匪头目跪在浅滩上,向老何远去的船注目。

  结尾二:河水泛着涟漪,耳边清风微拂,两岸青山对出,老何望着岸边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9.文本二中说“看‘怪人’形象时,我们会感到一 丝并不轻松地轻松,也会产生一种并不快慰的快慰”。结合文本一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理解。(6分)

  阅读答案

  6.(3分)C(“表现了老何的委屈”理解错误,应该是“对百姓为自己送行的感动、感慨”)

  7.(3分)D(“荷花”不是线索)

  8.(4分)(1)结尾一好。①写土匪跪送老何,向老何远去的船注目,表现了老何的清廉令土匪折服,侧面烘托了老何的清正廉洁。②照应上文土匪头目“跪送三十里路”的话语,满足读者的期待心理。

  (2)结尾二好。①写河水、清风、青山和人物构成和谐的图景,满足读者的期待心理。②老何露出笑容,通过神态描写表现官场不如意的老何得到认可的欣慰,余韵悠长,发人深思。(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9.(6分)(1)老何理直气壮地反驳省主席,张贴告示请百姓批评,他的坦诚痛快淋漓,令人轻松快慰;如此敢说真话的官员却让众人大惊失色,这黑白颠倒的现实令人并不轻松快慰。(2)老何受到百姓清水明镜相送,令土匪劫财失败并折服,令人轻松快慰;但如此受拥戴的官员却只能被诬陷、被调查而愤然辞职,这种病态的官场令人并不轻松快慰。(3)老何是“怪人”,其实正直清廉,充满人格魅力,并不怪异,令人轻松快慰;所谓的“正常人”才真正怪异,这种时代和人性的扭曲令

  人并不轻松快慰。(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