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物为何再度引发高度关注》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三星堆文物为何再度引发高度关注
近来三星堆遗址又“火”了!在这一轮考古挖掘中,新发现的6个坑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公众纷纷讨论三星堆遗址,彰显了三星堆的独特魅力和深沉内涵,强化的是文化自信的力量。申言之,一个拥有高度文化自信的民族,其文明必定是持久、厚重、包容的,其自身主体性一定是鲜明、强烈、稳固的,三星堆遗址正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如上特质。
三星堆遗址立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厚度。悠久锦延的中华文明如同一棵历史沃土培育的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从枝叶可以追溯到根脉。三星堆遗址便与古蜀文明的起源密不可分。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认为:“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是分别位于成都平原至川东及三峡一带的两支青铜文化,其文化面貌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又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大文化圈(区)。自夏时期起,这个文化圈内开始渗入一些二里头文化的因素,而至商时期,又大量接受了二里头和殷墟文化的影响。这就是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在我国考古学文化总谱系中的位置。”
三星堆遗址彰显着中华文明的文明高度。恩格斯在其经典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因家的起源》中认为:“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分工,由分工而产生的个人之间的交换,以及把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的商品生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完全改变了先前的整个社会。”以此论断反观三星堆遗址,其文明特征极为显著。从陶器上看,三星堆早期的陶盉与二里头早期的陶盉,除了陶质和大小以外,几无区别;从青铜器上看,三星堆的铜尊、铜罍明显受到了殷商青铜礼器的影响,可知在与彼时中原文化的交流融汇中,古蜀文明得到了较大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其三、四期出土的诸多带有强烈信仰色彩的特征性器物说明,三星堆古城曾是雄极一时的蜀地共主——鱼凫王朝的都城。这恰可与《蜀王本纪》中“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丛、柏濩、鱼凫、蒲泽、开明”之记载相印证。古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神像、礼器和祭品,说明了古蜀文明的神权国家发展到了一个高峰,通过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灿烂文明。
三星堆文明呈现出中华文明的交流广度。三星堆遗址具有东、西方文明的许多共同特质,是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灿烂结晶。依据已发现的诸如金杖、青铜雕像、海贝等文物,我们可以大致判断早在那时,古蜀国先人已与印度、中亚乃至两河流域的文明有所接触。由此设想,三星堆文明虽处于所谓“华夏边缘”,但却与西北方向的“陆上丝绸之路”很早就有着固定交通路线,南面可通过滇、缅、印之间的古道直接通往南亚、东南亚以及中国沿海各地,甚至可以穿越历来被视为“人类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与该地域文明发生交往。因此青铜时代的巴蜀与外部世界,绝不是一个彼此封闭的空间,这种开放性与包容性,给三星堆文明提供了走向世界的强力支撑。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它关乎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历史脉络的探寻,对中华文明灿烂成就的理解,对中华文明世界贡献的把握,更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历史主体性、民族凝聚力的认知与塑造,意义堪称重大。80多年来,几代中国考古学人筚路蓝缕、接续探求,终于让三星堆遗址绽放出绚烂的文明光辉。我们相信,此次的考古发现,也仅是辉煌博大的中华文明遗存之冰山一角,今后的发掘研究前景更可期,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事业定当再上层楼。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3月29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众关注三星堆遗址的考古挖掘,表明了三星堆具有的独特魅力和深沉内涵。这种关注也强化了中国人所具有的文化自信。
B.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高度文化自信的民族。三星堆遗址的发掘有力印证了中华文明的持久、厚重、包容,让世界终于认识到中华文明的伟大。
C. 悠久绵延的中华文明如同一棵历史沃土培育的参天大树,而三星堆文明便属于这棵大树的根脉,它奠定了巴蜀文化在我国考古学文化总谱系中的地位。
D. 受二里头文化和殷墟文化的影响,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的文化面貌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大文化圈。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用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为了证明三星堆不仅仅是一个遗址,更是一种文明的展示。
B. 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从三个不同的方面,由国内到国际逐层深入论述了三星堆遗址对中华文明的价值和意义。
C. 作者在文中采用引证法和例证法相结合的方式,既提升了文章的思想性,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使论证更加深刻透彻。
D. 文章末段在前文对三星堆遗址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考古工作更深层次上的意义,跳出了纯历史学术的圈子,富有深意。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蜀文明自夏代起就和中原文明有了交流,受到中原文化的很大影响。这种不断的交流融汇促进了古蜀文明的发展。
B. 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谱系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文明,有关蜀王杜宇和五丁开山等故事传说都点缀着中华文化的璀璨星空。
C. 中华文明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文明,这可以从三星堆部分出土文物具有西方文明的特质这一现象上得到证明。
D. 考古工作是一项持久性的文化事业,几代中国考古学人筚路蓝缕、接续探求,必会使三星堆遗址绽放出绚烂的文明光辉。
阅读参考答案
1. A B.“让世界终于认识到中华文明的伟大”错。原文是“一个拥有高度文化自信的民族,其文明必定是持久、厚重、包容的,其自身主体性一定是鲜明、强烈、稳固的,三星堆遗址正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如上特质”。
C.“三星堆遗址奠定……地位”错。原文是“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认为:‘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是分别位于成都平原至川东及三峡一带的两支青铜文化……这就是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在我国考古学文化总谱系中的位置。’”;另外,原文有“早期”。
D.“受二里头文化和殷墟文化的影响,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的文化面貌有很多相似之处”逻辑错误。原文是“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其文化面貌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个文化圈内开始渗入一些二里头文化的因素,而至商时期,又大量接受了二里头和殷墟文化的影响”,可见“有相似之处”不是因为“受二里头……的影响”。
故选A。
2. B .“逐层深入”错。原文主体部分有总领句,分别论证了“三星堆遗址立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厚度”“三星堆遗址彰显着中华文明的文明高度”“三星堆文明呈现出中华文明的交流广度”,可见是并列关系,不是“逐层深入”。
故选B。
3. D.“必会”混淆时态。原文是“80多年来,几代中国考古学人筚路蓝缕、接续探求,终于让三星堆遗址绽放出绚烂的文明光辉”,可见“让三星堆遗址绽放出绚烂的文明光辉”是已经做到的事实。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