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过处》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春风过处

  王畔政

  ⑴ 没有一种风比春风更令人陶醉。虽看不见,却无处不在。山川丘陵、江河湖海、田野森林、城市村庄,她都用温柔的手抚摸过。春风过处,万物葳蕤,生机勃勃。

  ⑵ 北方四季泾渭分明,季节的风吹向大地,让人感受到时令的变迁、植物的荣枯。每当春风到来时,整个大地总会为之一振,苏醒,返青,拔节,生长。

  ⑶ 春风是一寸一寸地来到的,她边走边为大地褪去寒衣,然后一点一点着上春色,直至冬衣褪尽,春色满园。

  ⑷ 燕子每到春天便会跟随春风按时返回村庄,寻找它曾经的家园。它们打扫干净亲手营造的巢房,白天在野外觅食,傍晚在村街上游戏。春风中,家雀在墙头嬉闹,鹁鸪鸟在屋脊上追逐,斑鸠在柳树枝头上下翻飞,上百只灰喜鹊在杨树、梧桐树的枝丫上安营扎寨,远远望去,一个个喜鹊的家在春风中摇曳。

  ⑸ 麦田脱去叶片上的灰白,伸展开蜷缩的腰肢,将深绿色在田野里铺展。紫叶李花团锦簇,红玉兰含苞待放,连翘灿烂,碧桃俏丽,紫荆花争艳……村庄的册页里,赤橙黄绿青蓝紫,一股脑儿展示。

  ⑹ 流水潺潺,小河是系在村庄胸前的绸带,更是大地的血脉。这里是鹅鸭的天堂,它们在河中觅食、嬉戏,还在河面上唱着“鹅鹅鹅”“嘎嘎嘎”的歌。河边垂柳依依,那鹅黄色的芽苞,将河水映绿染黄。

  ⑺ 柳笛一声天下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折柳、做柳哨,然后吹着柳笛喇叭比赛。笛声嘹亮,或细腻婉转,或粗犷高亢,春天就这样被吹得绿意盎然。

  ⑻ 草长莺飞三月天,正是纸鸢翩飞的好时候。找一片空旷的场院,逐渐放开牵线,“蝴蝶”“蜈蚣”迎风展翅,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天上的风筝飞着,地上的大人和孩子们站在春天里,尽情地享受着十里春风、万里春光。

  ⑼ 刚从坡里回家的邻家大伯,背上的蜡条筐里盛着刚割下的鲜嫩韭菜。走在大街上,只听他远远地喊着,头刀子韭菜——无公害的!上前一闻,泥土的气味弥漫开来,正好可做晚饭的菜肴。隔壁院子里两棵香椿的枝丫上,早已冒出红绒绒的芽头。女主人轻轻掰下几枝嫩芽,用刀切成碎末,再打上鸡蛋搅匀,热油烧锅,下锅翻炒,香椿芽炒鸡蛋的香味飘向四方。

  ⑽ 一片云彩在村庄的上空盘旋,一会儿春雨便下起来,斜风细雨,不疾不徐。春雨贵如油,老天知道村庄的心事。拾掇完农具刚从坡里回家的村民,也不急于赶路避雨,直让那细雨淋头,从头到脚仿佛在享受甘霖。春风细雨,浇灌着干渴的大地,浇灌着村庄的根系。根系滋润,才会枝繁叶茂,蓬勃生长出一个丰盈的村庄。

  ⑾ 傍晚的村庄安详静谧。春风向晚,袭来暖暖春意。远处西山落日,霞光万道,近处炊烟袅袅,白云悠悠。小街整洁一新,小院氤氲着浓郁的烟火气息。晚饭后,乡邻们打开微信,聊会儿天,再看一看天南海北的信息。鸟归巢,鸡上宿,牛羊归圈。真是一派人间好景致。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5月9日第8版)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⑴段开篇点题,写了春风过处,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B.第⑻段描写大人小孩在春风里放风筝的画面,意在表现人们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C.第⑾段通过对落日、炊烟、小街等景物的描写,突出了村庄安详静谧的氛围。

  D.本文从大自然写到人物再写到村庄,思路清晰,表现了春风给万物带来的变化。

  2.结合全文,简析第⑶段中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春风是一寸一寸地来到的,她边走边为大地褪去寒衣,然后一点一点着上春色,直至冬衣褪尽,春色满园。

  3.第⑽段中从坡里回家的村民为什么“不急于赶路避雨”?(3分)

  4.本文从视觉、嗅觉、听觉描写春风,请选取其中一个角度,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其效果。(4分)

  阅读答案

  1.【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答题指南】A、C、D三项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是正确的;B项有误,根据原文“天上的风筝飞着,地上的大人和孩子们站在春天里,尽情地享受着十里春风、万里春光”可见,第⑻段描写大人小孩在春风里放风筝的画面,意在表现人们享受美好春光,而不是如B项表述的“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故选B项。

  【参考答案】B。

  2.【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词语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方法引路】解答此题,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和结构,对关键词的作用和表达效果仔细揣摩和体会。

  【答题指南】内容上,“一寸一寸”“一点一点”将数量词叠用,写出了看不见的春风的动态,具体地描绘出春天慢慢到来的细腻过程。表现了人们用心感受春天慢慢到来时的急切心情,抒发了作者对轻柔春风的喜爱之情。结构上,引出下文,后文描写春风过处,万物的变化过程都是“一寸一寸”“一点一点”展开的。

  【参考答案】内容上:“一寸一寸”“一点一点”数量词叠用,动态地写出了春风吹过,春天慢慢到来的细腻过程。表现了人们用心感受春天慢慢到来时的急切心情,抒发了作者对轻柔春风的喜爱之情。

  结构上:引出下文,后文描写春风过处,万物的变化过程都是“一寸一寸”“一点一点”展开的。

  3.【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答题指南】由“斜风细雨,不疾不徐。春雨贵如油”“从头到脚仿佛在享受甘霖。春风细雨,浇灌着干渴的大地,浇灌着村庄的根系”可知,从坡里回家的村民“不急于赶路避雨”是因为春雨的珍贵、淅沥轻柔,沐浴在春雨里,享受着雨的滋润。表现了村民对春雨的喜爱而不愿离开,也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希望。

  【参考答案】春风柔和,春雨湿润,不舍离开;沐浴在春雨里,人们像享受甘霖一样享受着雨的滋润,不忍离开;春雨贵如油,表现了村民对春雨的喜爱而不愿离开,村民们由春雨想象到了丰收的景象,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希望。

  4.【考点】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

  【答题指南】第⑸段中“麦田脱去叶片上的灰白,伸展开蜷缩的腰肢,将深绿色在田野里铺展”这句话从视觉角度来写春风,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脱去”和“伸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麦田的颜色由灰白到深绿的过程,展现了麦田勃勃生机,抒发了作者对春风的喜爱之情。

  第⑺段中“笛声嘹亮,或细腻婉转,或粗犷高亢,春天就这样被吹得绿意盎然”是从听觉角度来写春风,写春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表现了人们对春风的喜爱。

  第⑼段中“女主人轻轻掰下几枝嫩芽,用刀切成碎末,再打上鸡蛋搅匀,热油烧锅,下锅翻炒,香椿芽炒鸡蛋的香味飘向四方”是从嗅觉角度来写春风,写出了春风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幸福的生活,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参考答案】参考示例一:视觉。如第⑸段中“麦田脱去叶片上的灰白,伸展开蜷缩的腰肢,将深绿色在田野里铺展”这句话,从视觉角度来写春风,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脱去”和“伸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麦田的颜色由灰白到深绿的过程,展现了生机勃勃,抒发了作者对春风的喜爱之情。

  参考示例二:听觉。如第⑺段中“笛声嘹亮,或细腻婉转,或粗犷高亢,春天就这样被吹得绿意盎然”是从听觉角度来写春风,写春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表现了人们对春风的喜爱。

  参考示例三:嗅觉。如第⑼段中“女主人轻轻掰下几枝嫩芽,用刀切成碎末,再打上鸡蛋搅匀,热油烧锅,下锅翻炒,香椿芽炒鸡蛋的香味飘向四方”是从嗅觉角度来写春风,写出了春风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幸福的生活,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二

  1.你认为第①段“没有一种风比春风更令人陶醉”一句中最应该重读的一个词是哪个?请说出理由。(3分)

  2.第②段中“苏醒”“返青”“拔节”“生长”四个词语之间为什么不用顿号而用逗号?(3分)

  3.第⑨段颇具生活气息,情味十足。邻家大伯“远远地喊着,头刀子韭菜——无公害的!”隐含着他怎样的心情?(2分)

  4.第⑩段中“拾掇完农具刚从坡里回家的村民”为什么“不急于赶路避雨”?(3分)

  5.围绕“好景致”,任选角度用文字对第⑾段做两处批注。(4分)

  傍晚的村庄安详静谧。春风向晚,袭来暖暖春意。远处西山落日,霞光万道,近处炊烟袅袅,白云悠悠。小街整洁一新,小院氤氲着浓郁的烟火气息。晚饭后,乡邻们打开微信,聊会儿天,再看一看天南海北的信息。鸟归巢,鸡上宿,牛羊归圈。真是一派人间好景致。

  批注1:

  批注2:

  6.细读全文,分析本文所运用的写作手法。(3分)

  1.

  【答题指南】重读的词语通常是作者想要强调的内容。这里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春风比其它的风更令人陶醉,无处不在,抚摸万物。春风是“主角”,是作者要强调的对象,因此应重读“春风”。

  【参考答案】应重读“春风”。因为这里作者要强调的对象是春风,它比其它的风更好,更令人陶醉。

  2.

  【方法引路】此题要根据该种标点符号的用法,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

  【答题指南】顿号比逗号停顿时间更长,因而能使并列的词语有强调的意味,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结合“每当春风到来时,整个大地总会为之一振”的语境可知,“苏醒,返青,拔节,生长”写了春天万物生长的过程,流露出春回大地充满生机的喜悦之情。

  【参考答案】因为逗号比顿号停顿时间长,有强调的意味,这里对春天来临,万物生长的详细过程有强调意味,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喜悦之情。

  3

  【方法引路】此题要结合语境进行揣摩。

  【答题指南】“背上的蜡条筐里盛着刚割下的鲜嫩韭菜”,春天来临,万物生长,邻家大伯收获了鲜嫩的韭菜,因此有收获的喜悦之情。“无公害的!”包含着对自家韭菜品质好的自信、自豪之情。

  【参考答案】隐含了邻家大伯收获韭菜的喜悦和自家韭菜品质好的自信、自豪之情。

  4.

  【答题指南】由“斜风细雨,不疾不徐。春雨贵如油”可知,从坡里回家的村民“不急于赶路避雨”是因为春雨的珍贵,不舍离开春雨;由“直让那细雨淋头,从头到脚仿佛在享受甘霖”可知,春雨淅沥轻柔,农民沐浴在春雨里,享受着雨的滋润,不忍离开春雨;由“春风细雨,浇灌着干渴的大地,浇灌着村庄的根系,根系滋润,才会枝繁叶茂,蓬勃生长出一个丰盈的村庄”可知,表现了农民由春雨想象到了丰收的景象,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希望。第⑩段表现了农民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春风柔和,春雨湿润,不舍离开;沐浴在春雨里,人们像享受甘霖一样享受着雨的滋润,不忍离开;春雨贵如油,表现了村民对春雨的喜爱而不愿离开,村民们由春雨想象到了丰收的景象,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希望。

  5.

  【方法引路】此题可从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等角度入手。

  【答题指南】如“傍晚的村庄安详静谧”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傍晚村庄的静谧,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再如“远处西山落日,霞光万道,近处炊烟袅袅,白云悠悠”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齐整,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表现了傍晚村庄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参考示例:

  批注1:“远处西山落日,霞光万道,近处炊烟袅袅,白云悠悠”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齐整,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表现了傍晚村庄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批注2:“小街整洁一新,小院氤氲着浓郁的烟火气息。晚饭后,乡邻们打开微信,聊会儿天,再看一看天南海北的信息”运用社会环境描写,写出了乡村傍晚人们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乡村生活淳朴、和谐、安静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6.

  【答题指南】本文描写了春风来到时的鸟儿、植物、小河,孩子们吹柳笛、放风筝,大人们收获韭菜、用香椿做菜的活动情景,乡村雨后、傍晚的生活场景,表达的是对春天、乡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因此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参考答案】借景抒情。本文描写了春天来临时的鸟儿、植物、小河,孩子、大人们的活动情景,乡村雨后、傍晚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春天、乡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