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 五人幕碑记》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指南录后序 五人幕碑记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节选自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平为五人也。
(节选白张溥《五人幕碑记》)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数:列举罪状。
B.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购:重金收买。
C.按诛五人 按:按照,依照。
D.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发:交付,送出。
15.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不在使者之目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B.然而隐忍以行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C.以至于永嘉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D.独五人之皦皦 邻之厚,君之薄也
16.下列句子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予分当引决B.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C.其疾病而死D.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17.下列对两篇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天祥抒写自己九死一生隐忍苟活的经历,张溥叙述五人意气昂扬奔赴死地的状况,表现了志士仁人舍生取义的高尚品格。
B.文天祥所写第1段“惊动”反映了作者“抗辞”的重大影响;张溥所写第2段“抶而仆”说明阉党所为激起公愤致暴动。
C.文天祥“隐忍以行”而亡命四处,缘于局面尚可扭转的深思;颜佩韦等五人从容就义,则是因为激于义愤而自发的抗暴。
D.文天祥批评吕师孟等叛国行径,突出忠君爱国;张溥将尊卑贵贱、芸芸众生之死与五人对比,引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
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指南录后序 五人幕碑记阅读答案:
14.C,按诛:追究案情判定死罪。按,审查。
15.A(A项,相同:第一个“而”,但是,转折连词;第二个“而”,转折连词,但是。B项,不同:第一个“以”,修饰关系,连词;第二个“以”,介词,用、拿。C项,不同:第一个“于”,介词,引出到的地点;第二个“于”,介词,在。D项,不同:第一个“之”,的,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第二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16.A(A项,“分”,按本份、按道理,名词作状语。B项,“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C项,“疾病”,名词活用为动词,生疾病。D项,“函”,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木匣装。)
17.C项,“缘于局面尚可扭转的深思”错误。原文说“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可见“亡命四处”是在“不得已”情况下,之前“隐忍以行”想尽了一切办法,都无果,可见并非“缘于局面尚可扭转的深思”。
18.(1)刚到元营时,据理抗争,言词激昂慷慨,元军上下都很惊慌震动,他们也未敢立即轻视我国。(2)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
参考译文:
(1)刚到元营时,据理抗争,言词激昂慷慨,元军上下都很惊慌震动,他们也未敢立即轻视我国。可不幸的是,吕师孟早就同我结怨,贾余庆又紧跟着媚敌献计,于是我被拘留不能回国,国事就不可收拾了。我揣度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的叛国行径,只要求死,不再考虑个人的利害。元军虽然表面尊敬,其实却很愤怒,两个重要头目名义上是到宾馆来陪伴,夜晚就派兵包围我的住所,我就不能回国了。
不久,贾余庆等以祈请使的身份到元京大都去,元军驱使我一同前往,但不列入使者的名单。我按理应当自杀,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去。正如古人所说:“将要有所作为啊!”
到了京口,得到机会逃奔到真州,我立即把元方的虚实情况告诉淮东、淮西两位制置使,相约他们联兵讨元。复兴宋朝的机会,大概就在此一举了。留住了两天,驻守维扬的统帅竟下了逐客令。不得已,我只能改变姓名,隐蔽踪迹,在草地上和郊野外奔走歇宿,日日为躲避元军的骑兵出没在淮河一带。困窘饥饿,无依无靠,元军悬赏追捕得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号呼不应。后来得到一条船,避开元军占据的沙洲,逃出江口以北的海面,然后渡过扬子江口,进入苏州洋,辗转在四明、天台等地,最后到达永嘉。
(2)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这十一个月当中,大凡富贵人家的子弟,意气豪放、志得意满的人,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称道的人,也太多了;何况乡间没有声名的人呢?唯独这五个人声名光荣显耀,为什么呢?
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天启七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差役们按着剑柄上前,问:“在为谁悲痛?”大家不能再忍受了,把他们打倒在地。当时以大中丞职衔作应天府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这位大中丞藏在厕所里才得以逃脱。不久,他以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杀了五个人,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然而,当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慷慨自若,呼喊着中丞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了。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色一点也没改变。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木匣装起来,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所以现在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