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喝一碗哈图布其的酒》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请喝一碗哈图布其的酒
海勒根那
没有人知道那个高大的家伙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他出现在哈吐布其嘎查的人群里就像一头骆驼站在了羊群中间,人们仰视才见他时不由得引起一阵骚动。朗朗晴空怎么会忽然多出这么一个人来?而且他泰然自若,见谁都咧咧那张乐呵呵的大嘴,好像相识已久的样子,那满口牙齿颗粒饱满,雪白坚硬,在阳光下像白玛瑙一样闪闪发光,一看就是蒙古男人钙质充盈的牙齿,是专吃牛羊肉喝马奶子铸就的。再衬上一张典型的蒙古脸——塌鼻子、又高又红的颧骨,一双细细的小眼睛,充满别样的神采。除了这些,人们还注意到他的穿着,那身略显古旧的藏青色长袍仿佛中世纪的布料,一柄精致的蒙古刀悬在右腿前。而他脚下那双雕花讲究的靴子更非同一般,至少该是博物馆玻璃罩里的物件,尺码之大像两艘小船。在科右中旗草原,即便像今天这样隆重的敖包盛会,也只有年长者注重蒙古长袍和马靴的穿着了,年轻人大多不再守旧,西装、夹克、短袖什么的,任性地追赶城里人的潮流。所以,人们越发对这个人感到好奇。高个子倒是漫不经心,迈动他的大步左摇右晃地走路,所到之处人们自然散开,不时让他那一堵墙似的倒影从人群的头顶跌落在草地上。
牧民们是刚刚从敖包山上下来的,近两年哈吐布其嘎查风调雨顺,村民脱贫,人心振奋,村委会决定筹措资金,让牧民们好好热闹一把。这不,初夏一大早,人们开着大小车辆就围聚到敖包山下,为敖包堆子添枝加石,撒下祭祀品,许下吉祥的祝福和心愿……但这个高个子显然不是大家祈愿来的,他的来头还要细究,人们开始围住他问东问西。起先当然要问远方朋友是哪里人,要到哪个地方去。高个子微笑不语,或者傻呵呵地乐一乐,避而不答。莫非这个人是个哑巴不成,人们越发问得急切,以证明他到底会不会说话,高个子不得已抿了下嘴唇,用他那只熊掌般的大手指了指远方,说:“从那边来的。”这一开口不要紧,临近的人不得不捂紧了耳朵,这哪里是人发出的动静,瓮声瓮气震得蜜蜂嗡嗡乱飞,远山微微颤抖。“你叫什么名字?这个总可以告诉我们吧?”他挑了挑眉毛,抖动起朝天的鼻孔,猛地一声“阿恰——”打了一个震天动地的喷嚏,一时间瀑沫四溅,气流冲开了刨根问底的人群,好家伙,这一下可再没人靠前问询了。既然高个子不愿透露他的底细,就干脆叫他“远方朋友”好了,这个名字既好记,又能彰显哈吐布其的热情好客。
猪羊肉已然煮好,热气腾腾用大盆端上桌来。蒙古人一向有盛情款待过路人的习俗,辈分最高的族人对高个子做了个请的手势,说:“咴,远方朋友,请你喝上一碗哈图布其的酒!”本来是用二两半的玻璃杯倒的酒,高个子听老人说喝上一碗,索性把酒折到木制奶茶碗里,倒酒的见了,忙给斟满,高个子举碗一饮而尽,顺手掂起随身携带的刀来,刀鞘用鹿角精雕而成,刀把应该是一块腿骨,这样别致的蒙古刀人们还是第一次见。他伸手割肉了,在胸口上割了三块肥瘦相间的羊肉,不过他没有放进自己的嘴里,而是抛向了远处的草地,那是蒙古人餐前敬天敬地的规矩。族人们晓得这是懂礼节的人,并非一个莽汉。再看他的吃相,刀法娴熟,波澜壮阔,左手拿肉,右手内握,大拇指按着刀背,行云流水一般,整个过程好似马头琴师正拨弄他悠扬的琴弦。族人不再动刀动筷了,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吃肉,这种吃相仿佛只有蒙古秘史中的祖先才有,不由得唤起了人们的怜悯之心。
人们想,这个人肯定是个流浪汉,他没家没业,四处讨吃,所以不肯说出自己的来历和姓名,害怕给他的家乡丢脸,这次他像匹饿狼那样空着肚子跋山涉水,一路仓皇走到这里,终于遇到了哈图布其这些好心的人。于是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这个孩子应该是饿瘦了,你看他的胳膊,只和树桩一般粗了。可是这个年月怎么还会有流浪的人,党和政府正在搞精准扶贫,像他这样的人明天就该到巴彦芒哈苏木去,政府肯定会把他记录在案,很快就会在哈图布其嘎查给他盖上两间瓦房……高个子一直没有注意人们的关切和窃窃私语,等他终于抬起头时,桌上已风卷残云,整整一大盘肉只剩下一堆堆干净如洗的骨头,连骨缝中间都筋头无存,令旁边蹲守的几只四眼黑狗悻悻地哼叫,极为不满地瞥了瞥他。此时高个子如梦方醒,看看周围鸦雀无声的族人,一时羞红了脸。人们安慰他:“吃吧吃吧,远方朋友,嘎查今儿个杀了三口猪四只羊款待大家,肉管够吃!”妇女们忙不迭地又去捞肉添菜。
不远处的赛场一片喧闹。“远方朋友”穿上靴子,晃晃荡荡向着赛场走去,嘎查的人们都聚集在那里,大喇叭里的草原歌曲盖住了百灵鸟的啁啾,却压不住徐徐尘土,耳边夏风习习,羊羔皮一样毛茸茸的阳光披在身上,他昂首阔步,路过射箭场。一位眉宇英俊的青年已斩获头魁,箭靶上遍布箭痕,十环兼有,但都没中靶心。高个子拿过弓箭,轻轻一拉就拽个满弓,距离百米远,“嗖”一声箭镞响,正中圆点,箭手们惊了,上前察看,却见那只箭竟射穿了靶子,想取出来非双手双脚蹬拔不可。“远方朋友”哈哈一笑,交弓箭于英俊小生,继续前行。
年轻绣娘挥动起衣袖,喊他:“咴,你要去哪儿?”高个子冲着女人们拍了拍肚皮:“我的肚子饱了,要赶路去了……”声音洪亮如高音喇叭,所有乡亲们都听到了,他们或放下手中的活计,或回过神来,目送“远方朋友”。人们望着异乡人的背影,议论纷纷:“我们还不知道他的真实名字呢。”“是啊,不过看他的体魄,他的名字该叫都仁扎那(锡林郭勒传说中的著名摔跤手)。”“可他的吃相……好似蒙古秘史里那位最能吃能喝的祖先——大巴鲁刺。”“不,他的箭法更像圣主的四獒之一‘者勒篾’。”“这么说,他还是蒙古人传说中的‘酒神’呢……”
无论他是谁,无论高个子矮个子,都是个过路人,都是科右中旗草原最尊贵的客人。人们最后得出结论,于是一起高呼起来:“咴,欢迎你再来哈图布其!”
彼时高个子已经走远,他转过身向乡亲们挥手致意。他趟着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没膝深的锦鸡儿,这是牧民们人工播种的,过去这里曾经是寸草不生的流动沙丘,如今变成了万亩枝繁叶茂的饲草地。此时头顶之上,数不清的云雀和百灵鸟赛着歌喉,此起彼伏,仿佛一场以天为幕的盛大合唱;近处,清澈的乌力古木仁河如同一条银带缓缓伸展,飘动;远处,群山如黛,白云像昂扬的雪峰一样高耸,又似一群天马奔腾踢踏。高个子就向着奔马似的云山走去了,一会儿间消失在大野深处。
阅读题:
9.结合作品,分析异乡人的形象特点。
10.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以对话的方式猜想“远方的朋友”的身份有什么作用?
12.作家兴安评价这部小说“游走于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现实”的特征。
参考答案:
9.①高大、强壮、有力;
②粗犷、豪迈、直爽;
③懂礼节、坚守传统;
④神秘、传奇。
10.①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了扶贫工作对草原的巨大改变;
②写景虚实相生,将草原的过去与现在,实景与联想结合起来写,表达了异乡人离开时安心从容的心情;
③以景物收束全文,烘托人物神秘的形象,引发读者想象;
④异乡人消失,人们不知其去处,与文章开头异乡人出现时人们不知其来处相呼应。
11.①有现场感,拉近与读者距离,体现村民对“远方朋友”的好奇;
②照应前文对人物来历的猜测,将前文反复的疑问集中表现出来;
③用历史与神话中的蒙古英雄来猜测人物身份,使人物富有传奇色彩;
④通过对蒙古传统英雄的联想,展示了蒙古族丰富而深厚的民族文化;
⑤暗示村民最终不能真正认识“远方的朋友”,表现彼此之间存在着隔膜,升华主旨。
12.①小说以内蒙古扶贫工作顺利开展为背景,具有现实性;
②小说对当下蒙古人民的幸福、自足、自由的生活状态的描摹具有真实性;
③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细节描写真实具体,符合蒙古人的特点;
④异乡人最终未能与现实世界相融,以异乡人为象征,表现对时代变迁的理性思考,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