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

2023-10-08 21:21:57

文件下载

文件格式:.doc

文件大小:125.50 KB

内容页码:22 P

[ 下载地址1 ]

内容预览

教学目标

  1.会认“仞、岳”等6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仞、岳、摩、遗”等6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体会古诗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古诗内容,学会背诵古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都很喜欢古诗,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把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朗诵给大家听。

  2.学生自愿举手朗诵古诗。

  3.教师评议,相机出示古诗。【出示课件2】田园诗:《乡村四月》《望庐山瀑布》《村夜》

  4.教师小结:我们刚刚交流的古诗多以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这种诗被称为田园诗。

  5.谈话过渡:谁能给大家朗诵一首与田园诗风格不同的古诗。

  6.学生自愿举手朗诵古诗。

  7.教师评议,相机出示古诗。【出示课件3】边塞诗:《出塞》《凉州词》《塞下曲》

  8.引导交流: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这些诗都是反映什么的?(战争)在唐诗中,有很大一部分诗歌是反映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边地军民生活的,这些诗我们称之为边塞诗。

  边塞,也就是边疆地区的要塞。如阳关、玉门关等就是著名的要塞。在古代,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内称中原地区,长城以外称塞外或塞北。唐朝与周边外族政权先后发生过许多战争,一些诗人或从军边塞,或去边塞旅行,于是将所见所感诉诸笔端,于是就有了许多边塞诗。

  9.谈话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从军行》,就是一首边塞诗。(板书:从军行)

  10.出示《从军行》。【出示课件4】

  11.引导了解从军行:【出示课件5】

  “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1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6】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初读古诗,读准生字,指导书写。【出示课件8】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

  (3)指导书写会写字。【出示课件9】

  2.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玉门关 楼兰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出示课件10、11】

  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意。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一)谈话过渡:同学们,要想学好古诗,首先要熟读古诗,然后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这样才能让古诗深深地印在我们心中。让我们先来朗读和理解古诗的前两句。

  (二)学习诗句。

  1.学习诗句:青海长云暗雪山

  (1)读一读: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说一说如果让你来读,你觉得该怎么读?(指多个学生读。)

  (2)说一说:

  ①小组交流:读了“青海长云暗雪山”这句诗,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你从“暗”这个字中读出了什么?【出示课件12】

  ②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小结。暗,荒凉,阴沉。(板书:青海 暗雪山)

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