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

2023-10-26 19:15:33

课文原文

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

  翻开我国百年来风云激荡的历史篇章,中国共产党忠实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让我们围绕“奋斗的历程”这个主题,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继承光荣传统,创造美好未来。

  开展阅读分享会。

  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阅读方法,如,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品质;查找相关资料,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体会场景、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运用这些方法读读“阅读材料”,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然后分小组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阅读每篇文章的,有哪些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也可以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受到了怎样的启迪。

  制作小诗集。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一首首红色诗词,记录了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大无畏精神。和同学一起查找资料,搜集红色诗词,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厚的革命情怀。全班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组,分类搜集,如,有的搜集革命领袖、革命英雄写的诗词,有的搜集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新中国的诗词,还有的搜集讴歌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诗词。在小组内研读搜集到的诗词,交流各自的感受和体会。最后全班共同制作一本诗集。

  写一写自己的心愿。

  一百年来,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斗争,他们共同的心愿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你的心愿是什么?仔细想一想,选择你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下来。下面的角度供参考。

  写之前想一想,选择什么材料能够更好地表达你的心愿。再根据想表达的内容,选择一种适合的方式来写,如记叙故事、写信,或者写日记、创作诗歌……写好以后认真读一读,用修改符号修改不满意的地方,使语言更加通顺、流畅,意思更加清楚、明白。

阅读材料

1 毛主席在花山

  1948年的春夏之交,毛主席转移到了花山村。在临时借用的农家房舍里,他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一天早晨,毛主席正在看地图,忽然抬起头,问警卫员:“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有碾米声,现在怎么没动静了呢?”警卫员说:“报告主席,为了不影响您工作,我和村长商量后,他请乡亲们到别处碾去了。”

  毛主席皱了皱眉,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影响群众的生活。这样吧,交给你一个任务,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是!”警卫员拔腿就走。

  “注意,和群众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警卫员回头一笑:“知道了,请主席放心。”他走出小院不久,花椒树下的碾子又吱吱扭扭地转了起来。

  警卫员刚回到院里,毛主席又叫住他,说:“任务完成得不错。还有一件事等着你办。把这筒茶叶交给炊事员,让他每天这个时候泡一桶茶水,你负责送给碾米的乡亲们。”

  茶泡好了,警卫员拎着一桶清香的茶水来到碾盘旁,用粗瓷碗盛好,一一凉在石板上,请碾米的乡亲们喝。开始大家还不好意思,经他一动员就喝了起来。茶水对这里的人来说确实新鲜。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叔端着一碗茶水,凑到警卫员跟前:“我说同志,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警卫员乐呵呵地说:“您老就慢慢地喝吧,一会儿就喝出味道来了。”

  这时候,毛主席来了,乡亲们纷纷跟毛主席打招呼。毛主席笑着向大家点头,说:“要说喝茶的好处,确实不少嘛,喝了它浑身有精神,还能让人多吃饭……”正在推碾子的大娘和小姑娘越推越慢,转到毛主席身边,便停了下来。毛主席舀了两碗茶水送到她们母女手里,说:“你们俩歇会儿吧!”然后对警卫员说:“来,咱俩试试。”毛主席推碾子还挺在行,一边推,一边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米粒。一位老人细细端详着毛主席:“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

2 十里长街送总理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着大白花,庄严,肃穆。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

  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3 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敌人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了大雨,把他们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了后面。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啊!”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4 狱中联欢

  几个戴着脚镣的同志,在往常放风的地坝中间扭起秧歌。沉重的铁镣,撞击得叮当作响,成了节奏强烈的伴奏。欢乐的歌舞里,充满了对黑暗势力的轻蔑。看啊,还有什么节目比得上这种顽强而鲜明的高歌曼舞!

  狂热的掌声,送走了一间牢房的节目,又迎来另一间牢房的表演。人潮卷来卷去,地坝变成了绝妙的露天舞台。

  楼下四室的“报幕员”宣布:“我们的节目是歌舞表演。表演开始!”只见铁门哗啦一开,一连串的人影,打着空心筋斗,翻了出来,博得同志们齐声喝彩。接着,几个人聚拢来,站成一个圆圈,又有几个人爬上去站在他们肩上,又有人再爬上去……一层、两层、三层……他们在叠罗汉。最上边站着一个人,满脸兴奋的微笑,站得比集中营的高墙、电网更高,手里拿着一面红纸做的鲜艳的红旗,遥望着远处的云山。

5 伟大的友谊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互相关怀是无微不至的。他们同住在伦敦时,每天下午,恩格斯总要到马克思家里去。他们讨论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一连谈上好几个小时,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有时候还进行激烈的争论。天气晴朗的日子,他们就一起到郊外散步。后来他们住在两个地方,就经常通信,彼此交换对政治事件的意见和研究工作的成果。

  他们时时刻刻设法给对方以帮助,都为对方在事业上的成就感到骄傲。马克思答应给一家英文报纸写通讯的时候,还没精通英文,恩格斯就帮他翻译,必要时甚至代他写。恩格斯从事著述的时候,马克思也往往放下自己的工作,编写其中的某些部分。马克思逝世的时候,他的伟大著作《资本论》还没最后完成。恩格斯毅然放下自己的研究工作,竭尽全力从事《资本论》最后两卷的出版工作。

6   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7  春天的故事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啊,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啊,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课文书影

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

相关资料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