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2023-10-29 15:24:49

教学反思一

  《两小儿辩日》是部编版新课标第十二册的第五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也是教材中的文言文。选自《列子·汤问》。文章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人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执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个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小学六年级的文言文阅读是为初一正式实现文言文阅读教学目标做好辅垫,激发兴趣,打下基础。因此在导读中明确指出:“本组课文将引导你初步接触一下文言文”,“第一次学习文言文,要对照注释,一字一句地读,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课文读通,读懂。”。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思路主要指导小学生学习文言文,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重点词语由学生对照注释理解,让学生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遇到困难教师再给予帮助。

  2.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这一句是写一小孩在争辩时的观点,他是凭自己所观察到不同时间太阳大小的变化所做出的判断。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重点句子的理解。

  3.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提供合作学习交流的机会,自主探究的空间。例如让学生结合学习方法循序渐进,首先把句子中难懂的字词对照注释进行解释,然后把句子连起来解释,还有不懂之处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这样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落实了学生主体地位,同时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我还有意识地进行留白,如反问句在这里的作用;“为”出现三次,为什么读法不同;“探汤”的“汤”和现在的“汤”有什么不同……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学目标中“读懂意思”得到实现。

  二、成功之处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合理的指导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合理的处理了朗读和理解的关系。“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诵读,这节课的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因此,在教学中我将“读”贯穿始终。本课朗读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读通:通过生试读,个人练读,小组自学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将文言文读通。

  第二读懂:生对照注释,在自己的努力下在互助的学习中能将每一句话读懂,理解全文。

  第三读好:创设情境,激发读的兴趣。重点处我适时地点拨,如:两个小儿争辩时为什么要用反问句,强调他各持己见、胸有成竹的心态;有“车盖”的车古时候是给什么人坐的,在这里“车盖”象征着什么,怎么读;“盘盂”与“车盖”相比天壤之别,怎么读……这样学生带着感受读出对比的语调,一轻一重,情到深处自然流!同时这样的训练充分达成了教学目标读出韵味。

  三、不足之处

  1.对本课中讲解时间不能合理利用,对“读”的训练突出时间不够,不能让学生在“课本剧”表演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2.教学中未能把重点把握到位,只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未能突出“读”中“读懂意思”“读出韵味”的重点。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我会把本文重点放在“读”上,不是只完成形式上的“读”,而是让学生“读懂意思”“读出韵味”。其次,合理安排授课时间,以完成“读”的每个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读”的表演才能完成课本剧。(表演《新编两小儿辩日》剧情:一现代少年穿越时空,来到遥远的古代,恰遇两小儿辩日,孔子不能决也。现代少年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解答了两小儿的问题并表达了对两小儿和孔子的敬佩之情。)

教学反思二

  《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亦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本文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先写两个小孩分别就太阳距离人的远近鲜明地提出看法,扣住了题目中的“辩”字。小儿在对话中都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并用比较的方法,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第一个小孩用面积大小相比。第二个小孩比较了人对太阳在不同时间冷和热的感受。全文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人物语言极具性格化,人物形象则清晰可见、栩栩如生。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以点带“篇”。为了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我从多方面去精心构思,贯彻课改精神,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就是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自主学习,充当学习的主人。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最后决定由“辩”字入手。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同时,从而引出本文的中心:两小儿究竟在争论关于太阳的什么问题呢?在此基础上,学生有了研究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前边我精心设计了这篇课文的预习导航:1.收集孔子的有关资料。2.认真读课文,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根据注释理解意思。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说说文中每句话的意思。4.再读课文,用“ ”画出含有“日”字的句子,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5.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让学生有的放矢的进行学习。

  二、认知延展。对于两小儿提出的观点及理由,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探索,再利用收集的课外资料,用当今科学的观点做出解释,使学生了解了不同时间太阳的凉热与日地距离的远近没有关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先弄清本文的重点“辨日”之谜,再引出“孔子不能决也”,从而得出“辨日”启示。这种教学流程让学生自始自终对课文兴趣盎然。

  不足之处:本文的人文内涵大概有两种理解: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课堂上学生的都比较深刻,优秀生还能联系实际进行阐述,但中下层学生可能理解不到位。课堂应是每个学生的课堂,教师应对学生的阐述及时进行评价与引导。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我会这样做:通过反复阅读,充分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在教法上准备通过有效的诵读解读古文的意思,感受古文的意韵,品味古文的特质。有些许遗憾的地方,但在教学活动中我也更加体会到了教学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