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一
《日月水火》这篇课文采用象形字识字的方法,旨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激发识字的兴趣。课文呈现了生活中常见的8个象形字,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揭示了象形字观物取象、以象示意的特点。图片与汉字对照,便于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初步了解象形的造字方法,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教学重点为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认识“日、月”等8个生字。会写“日、田”等4个字和捺、点两种笔画。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上完课后,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识字。利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如,生活识字。“日、月、水、火、山、石、田”这7个汉字与生活联系密切,有的学生学前已认识,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还可以让会认的同学教大家认读。比如“禾”,教学资源就在身边,我们班孩子都是农村的,课上展示学生课前拍的禾苗图片来帮助加深理解,调动了学生识字积极性。字理识字。借助图片,了解字义,识记汉字。本课图文对应呈现的8个象形字结构比较简单,在图片的帮助下学生容易理解和识记。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发现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在图文对照中理解字义,结合字义识记字形,了解象形字的构字规律。如“日”,先出示图画,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接着出示汉字“日”,根据图片的意思知道“日”指的就是“太阳”,“太阳”也可以用一个“日”字来表示。教师分层教学,学有余力的学生搜集了解“日”字演变过程的不同字体,了解 “日”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字义,识记字形,最后通过组词等方式,在运用中进一步理解字义。
写字。教学时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动笔前先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注意写在格子中间,养成少用橡皮擦的习惯。结合“日、田、禾、火”的书写,认识笔画捺、点,教师先用卡片认识笔画并指导写法。“日”与“田”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它们在字形上的区别。“日”窄窄长的,上下一样宽;“田”宽宽扁扁的,上大下略小。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走下讲台,针对学生的书写,进行一对一指导,大部分学生书写认真、规范。
二、成功之处
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如学习“禾”字,学生课前拍禾苗照片。
三、不足之处
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学习生字时,教师仅指导学生认读、会写汉字,缺少对汉字的理解运用。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本课生字是典型的象形字也是生活中的常用字,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说说在哪里见过这些字,尝试组词说句子,在运用中进一步巩固识字效果。
教学反思二
《日月水火》这篇课文需要认读的生字都是象形字,让学生掌握我们人类的造字过程,体会人类造字的智慧。学习本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有学习的动力。现在的学生识字量很大,简单的字都会读。在学习《日月水火》这篇课文中,面对大部分学生都熟识的生字进行教学时,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在趣味故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认识象形字;第二,在了解象形字构字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探究动力,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发现构字规律,产生识字兴趣。
二、利用直观教具帮助识字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我在课前精心地准备了一些直观教具(投影仪、图片、实物)来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化解了教学难度,提升了学习兴趣。
三、分层教学,象形识字
“日月水火”这四个汉字,全班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认识,但对“象形字”这个概念学生初次遇到的情况。在教学中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分层教学。先让学生观看“日月水火”四个字汉字演变的动画,学生从实物,到甲骨文到小篆,逐步到现在的方块字,对汉字的演变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对象形字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这个环节的设计,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说话的媒介,如 “日像什么?”“月像什么?”训练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认识了象形字,并且初步体验了象形字的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渐放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探索、学习新知。学习“山石田禾”时,先让学生看象形字,猜一猜它表示的是什么事物?再让学生观察图画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再认识现在的方块字。这样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猜到的和看到的对上了时,他们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和图片时,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规律——字和图的相似处。学生不仅很容易记住,以后遇到这类字也会用象形的规律来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生字的强烈愿望。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低年级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倾听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有序且认真观察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等,以此来训练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的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想象能力、积累的能力等。在课中随时提醒学生按要求做,用及时恰当的评价激发每一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好奇心。
五、不足之处
1.常规训练形式力求多样化、趣味化。
2.教完高年级,再教低年级,语速要调整,让学生听清,听懂。
教学反思三
成功之处:
在这节识字课上,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些教学环节,尝试了自主识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1.利用直观教具帮助识字。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我在课前精心地准备了一些直观教具(投影仪、图片、实物)来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化解了教学难度,提升了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究识字方法和规律。
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关系始终是牵动教学的纽带。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认识了象形字,并且初步体验了象形字的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渐放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探索、学习新知。此时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学习的点拨者。
不足之处:
规范教师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练,评价语应该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