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国旗》教学反思

2023-05-17 00:36:59

教学反思一

  本课由少先队员升旗的画面引出3个词语和一首儿歌。三个词语具有意义联系,可以连成一句话:“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或“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儿歌分为5行,共五句,描述了少先队员升旗的场景,也简洁形象地让学生了解了基本的升旗礼仪。儿歌短小精悍,有叙述,有抒情,凝练地传达了国旗的知识,升旗的庄重,充分地表达了爱国的情感。教学重点为认识“国”“升”等11个生字和国字框、绞丝旁两个偏旁;会写“中”“五”等4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要立正敬礼,懂得尊敬国旗,热爱国旗。背诵课文。上完课后,教学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思路主要还是引导学生识字写字。本课的生字学习,采用看图识字。在学习儿歌过程中,先分散后集中识字。展示“中国、国旗、五星红旗、国歌”图片,在看图片过程中,读词语,既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又把相关字词和具体的事物一一对应,便于理解记忆。理解字义方法多样,学生组内交流探讨:猜字谜、顺口溜——如,“美:羊儿没有尾巴,“大”字来代替;动作演示法、熟字对比、组词法。本课要写的4个生字都是独体字,且横画较多,因此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横笔画,然后教师示范,走下讲台,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字写得规范认真。

  2.朗读指导。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升国旗的视频,学生感受到国歌的雄壮、国旗的美丽,让学生知道,升国旗时我们必须立正、敬礼。国旗代表一个国家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我们每个人都要尊敬、爱护国旗。指导学生抓关键词,读出自己的体会。“徐徐”“多么”“美丽”感悟升国旗的庄重,体现对国旗的尊重与爱护。

  3.理解运用。三个词串具有意义联系,为让学生加深理解,引导学生摆词卡,将三个词语连成一句话:“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二、成功之处

  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通过观看视频、朗读,小组内对读等形式,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要敬礼,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三、不足之处

  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指导生字过程中,注重笔画、笔顺的写法,但忽略了学生的握笔姿势和坐姿。在写字教学中关注音、形忽略了字义。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出示“国”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边界线就像“国”的外框,边界线内的国土似乎就是“国”里面的玉),让学生知其义更知其所以义。为达到让学生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时,提前布置预习,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了解,课上交流展示或许会更好。

教学反思二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学生在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升国旗》是一首小诗,它主要让学生知道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第一句是说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第二句是说在升国旗时要奏国歌;第三句是说在升国旗时,我们要肃立敬礼,因为国旗是代表我们国家。课文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让学生从小就要懂得国旗的意义,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效果:低年级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孩子刚从口语交际进入书面交流,由现实世界进入符号世界,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不是一下就适应的,必须经过不断的学习,帮助他们切实过好认读关。因此,在课前我就布置了学生的预习,让学生从课外获取学习的资源,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找出自己不会的字词多拼读,然后由会读的同学向大家展示他的预习成果,调动了学生的表现欲,为每个孩子创造了参与的空间,同时,教育了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非常好的。

  成功之处: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成分,指导朗读是培养语感能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低年级阅读教学,一定要精心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由于学生刚学完拼音初学课文,在感情朗读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重点指导朗读。在教学第一句话时,我先让学生了解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什么,然后再用热情洋溢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从而使他们体会到拥有这样的国旗是多么自豪;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教学第二句话时,我让学生凭借画面形象,使学生看到我们的国旗飘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飘扬在五湖四海,体会到在国旗高高升起时人们是多么的激动、多么的自豪!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了上来,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不足之处:本节课上我着重突出学生的听说读写的习惯的训练,如说一句完整的话,专心倾听别人的发言并学习评价,读书时注意节奏和重音,写字时注意姿势和基本笔画的训练等等。这些技能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平时的教学中更要持之以恒地训练。

  改进措施: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感触最深的是教师要用多种教学方法及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而丰富多彩的课堂中,去调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并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动静交替,语言鼓励,情景交融,亲身体验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让学生在听、赏、想、动、看的实践中感受课文,理解课文。

教学反思三

  成功之处:

  抓住孩子争强好胜的特点,我围绕“争做最棒中国娃”来闯关,从汉字的认读,书写,课文的读通顺,读流利,读出感情入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设计:

  1.激发识字兴趣。

  作为阅读的起步阶段,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是首要任务。学生刚接触汉字不久,对汉字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与魔力,喜欢上汉字,爱上汉字,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中识字的方法便极为重要。于是,我展示学生识字的效果,识字中渗透有趣的识字方法,让汉字文化熏陶感染着学生,让他们在识写中悄悄爱上汉字。

  2.渗透朗读策略。

  课堂上最美的声音就是朗读的声音,如何让学生在刚接触课文不久,就喜欢上朗读呢?唤醒生活体验,想象生活中的情境来朗读,把自己放进课文之中,教师指导、范读都是不错的方法。教学中我利用这两种方法,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抓重点词语,语气语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想象中,在模仿中用自己最美的声音,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不足之处:

  识字教学部分,不能就字学字,而要积极启迪学生“以点带面”,善于发现、总结识字方法,书写规律等,多元形成识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