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学反思

2023-09-07 00:45:01

教学反思一

  《猫》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课文生动细致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猫满月时的淘气可爱,表现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这节课我主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重点词句的意蕴,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和字里行间蕴涵的情感。

1.教学效果(思效)。

  我善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猫的古怪性格时,让学生从文中找到描写猫性格特点的关键词语:老实、贪玩、尽职,再让他们把描写这些特点的句子画出来,并反复朗读,进而理解内容。没想到,学生不仅能够主动朗读,主动思考,更根据关键词句,自己分析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不过,学生在汇报时组织语言方面有所欠缺。我还注重写法的渗透,如我抓住文中猫耐心等老鼠这一事例,讲到写作技巧,并引导孩子们说出描写小动物时,要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小动物的特点。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下回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先说出它的一两个特点,然后又分别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真正掌握了这一写作方法。

2.教学收获(思得)。

  我注重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时,我告诉学生要抓住重点词语,反复诵读,从而去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同时,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体会作者流露的情感。如在了解猫性格古怪特点时,我安排学生自由选择问题探究,是真正将学生推上台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找表现猫性格古怪的词的环节,让学生板书,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学文要抓住关键词。对于问题的探究,让学生设身处地感悟作者为什么要把猫当作既任性又可爱的孩子。尤其是在研读第二自然段猫高兴时,我和学生们一起推敲“蹭、伸”两词在文中的独到之处。课文为什么不用“擦、抓、碰”。因为只有“蹭”(轻轻地擦)能体现猫对主人的亲近、熟悉,没有距离,又有一种依偎、撒娇之感。学生通过比较句子,深刻地理解了作者对猫的喜爱至极。这样的探究,这种从“词、句、文”几方面探究文本方能真正收到学语文的效果。

3.不足之处(思失)。

  1.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朗读有些忽略。教学中,朗读是体会感情最直接与最重要的手段。教学时,我引领学生通过抓重点词,重点句子,创设情景等方法去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但在体会之后未能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再次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从而缺失了语文课上“书声朗朗”的重要环节,没能让学生在读中展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因此,在今后的课上我将注重通过个别读、自由读、齐读、引读等多种朗读方法,在朗读中体味语文课的个中魅力。

  2.备学生不够充分。课前,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教材和教案方面,对于学生掌握课文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方向,各种问题回答的预设准备不够充分,以至于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语过于单一,引导不够深入。

4.改进措施(思改)。

  这节课后我的感想很多,课程改革中的学生在变,教师更要变,新的课程需要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加强文化修养,除了本专业扎实的知识外更要有多方面的才能,不但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敏捷的思维,较强的应变能力,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因势利导,使其燃烧发光,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地思考教学,如何在教学中增强学生主动探求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反思二

  《猫》是四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语言风趣亲切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猫的特点,真实具体地进行描写的。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重点,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结合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课文的关系

  猫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我提前让学生观察了家中的猫,上课时,我让学生把他们观察的猫的习性在班级上与大家分享,分享完了,导入课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看看与你们家的猫有没有相同之处,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关系,学生学习起来积极性强。

(二)抓重点词语,体会猫的特点

  围绕这节课的重点,我先让学生找到猫的特点“既古怪又可爱”。然后带着问题读课文,猫的古怪体现在哪里?猫的可爱体现在哪里?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展开了认真地学习和朗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回答问题积极性高。

(三)体会写法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提出了“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通过朗读,学生能体会到作者采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分三个方面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猫的古怪性格。“老实”“贪玩”“尽职”,这看似矛盾的三方面都集中在猫的性格上,学生通过自己研究发现这三个矛盾的方面是用三次“可是”作转折,写出猫既老实又贪玩,虽贪玩却尽职,虽胆小却勇猛的性格特点。还有作者的语言,“这可都凭它的高兴”一句中一个“可”字,形象地写出了猫的古怪,同时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体会到作者的写法后,我让学生做了一个小练笔:写一个动物的特点,要求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抒发感情自然贴切。

二、成功之处

  这节课我觉得成功的地方有两个:

  (一)开头导入自然,联系生活,使得生活与语文紧密联系,学生能很快进入文本的学习。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会抓关键词理解课文,使得学生在学习其他课文或做阅读短文时快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

  (三)读写结合,使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有意识地学习作家们的写作方法,为以后的写作奠定结实的基础。

三、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读写训练虽然涉及了,但是在操作时写的时间很少,最后让学生自己课下写,更没时间点评,学生写的往往流于形式,写作效果不好。

  部分学生在朗读时没能体会好作者的写法,只是理解了课文内容。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开头谈话导入,让文本贴近生活,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其次讲解课文主要内容时,让学生质疑并解决问题,解决完了就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边分析边让学生练习,哪怕只能写一句,也可以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三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认为成功之处如下:

  教学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重点词句的意蕴,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和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情感。

  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老实”“贪玩”“尽职”等重点词,通过反复诵读,从而去体会猫的性格古怪。同时,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如在了解猫性格古怪特点时,安排了学生自由选择问题探究,这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找表现猫性格古怪的词环节,让学生板书,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学文要抓住关键词。这样写,是更加能突出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对于第一问题的探究,学生能感悟到老舍爷爷是把猫当作既任性又可爱的孩子。尤其是在研读第二自然段猫高兴时,在体会“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抓痒”一句时,推敲“蹭、伸”两词在文中的独到之处。课文为什么在这里一定用“蹭”而不用“擦、抓、碰”。因为只有“蹭”(轻轻地擦)能体现猫对主人的亲近、熟悉,没有距离,又有一种依偎、撒娇之感。“伸”是体现主人喜欢猫而猫对主人也是十分依赖,无拘无束之情。通过比较句子,理解作者对猫喜爱之极,连上大作家的稿子踩脚印也不讨厌,反而当作一种美来赞赏。认为猫的叫声是在歌唱。这样的探究,深刻地体会到“人和猫”的和谐情趣。同时也把作者如何喜爱这古怪的猫淋漓尽致地挖掘出来。这种从“词、句、文”几方面来探究文本能真正达到学语文的效果。让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抓住动物的神态、动作、声音来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不足之处:

  1.教学语言不精炼,情绪也不够到位。如果能尽量做到自然巧妙地过渡,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会更活跃。

  2.读得还少。应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熏陶,朗读指导还需要加强。任何一篇文章都是通过反复多样的阅读来获得体会的,但这节课中我只寄希望于课下的预习,课上朗读及默读的环节都是轻轻点水一般,没有深入阅读。其实在第一个环节上,可以设计一个初步朗读重点语段的环节,让学生首先从字面上感知课文内容。而有些情感体验的词语也可以富有情感朗读出来,相信效果会更好。

  3.“体会情感”环节,完全可以让学生放开谈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所谓的理不一定非要和老师讲解的一模一样才对,一定要相信学生能谈出自己的感受。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有更多的收获。而这个环节,学生们对自己的感受已经谈的很好,我又啰嗦地补充,实属多余,这样就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