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文言文意思
“斋”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齋简化方式:起用古字或异体
拼音:zhāi
“斋”字的古汉语解释
zhāi
1.名词 斋戒。在举行祭祀或典礼前整洁身心以示恭敬。《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
2.名词 素食。《西游记》第十九回:“我们是行脚僧,遇庄化饭,逢处求斋。”
3.名词 房舍,多指书房、学舍。《陶侃》:“(侃)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
【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以示虔诚。
“斋”国语辞典解释
zhāi
动词1.祭祀前沐浴素食,清心寡欲,潔淨身心以示虔誠。《說文解字.示部》:「齋,戒潔也。」 例: 「齋戒」 。《論語.述而》:「子之所慎:齋、戰、疾。」
2.布施飯菜給僧侶。《舊唐書.卷一三.德宗紀下》:「賜馬十匹,令於諸寺齋僧。」
名词
1.素食、僧侶的飲食。例: 「結齋」 。《西遊記》第二〇回:「茶罷,又吩咐辦齋。」
2.僧侶誦經祈福的活動。例: 「作齋」 、「起齋」 。
3.書房、學舍。例: 「書齋」 。《宋史.卷一五七.選舉志三》:「太學置八十齋,齋各五楹,容三十人。」
4.商店的名號。例: 「采芝齋」 、「榮寶齋」 。
“斋”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側皆切集韻韻會正韻莊皆切,𠀤債平聲。正韻潔也,莊也,恭也。
廣雅齋,敬也。
禮·祭統齋之爲言齊也。
易·繫辭聖人以此齋戒。
註洗心曰齋。
又後漢·輿服志有齋冠曰長冠。
又燕居之室曰齋。
又集韻正韻𠀤津私切,音貲。
孟子齋疏之服。
趙岐註卽齋縗也。音資。
又易·履卦得其資斧。
子夏傳作齊斧。虞喜志林云:當作齋。齋戒入廟而受斧也。
又叶眞而切,音支。
後漢·周澤傳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年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按說文示齊爲齋。示,明也,祗也。齊者,萬物之潔齊也。洪武正韻云:古單作齊,後人于其下加立心,以別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