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文言文意思
“豆”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豆(简繁同形)
拼音:dòu
“豆”字的古汉语解释
dòu
1.名词 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形如高脚盘子。《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名词 豆类植物。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3.量词 古代的容量单位,四升为一豆。《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四量:豆、区、釜、钟。”
【豆羹】⒈一豆之羹,只微少、微细。⒉豆粥。
“豆”国语辞典解释
dòu
名词1.古代盛食品的器皿。器淺似盤,圈足,多數有蓋。盛行於商周時期,後亦作為禮器。《說文解字.豆部》:「豆,古食肉器也。」 《詩經.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 漢.鄭玄.箋:「祀天用瓦豆,陶器質也。」
2.雙子葉植物豆科的泛稱。草本、木本均有。葉多複葉,間或為單葉,互生,通常具托葉。花為蝶形,或兩側對稱,有些為輻射對稱。果為莢果,種子無胚乳,間或含少量胚乳。約一萬六千種,產世界各地。用途極廣,供食用、藥用或觀賞等。
3.姓。如漢代有豆如意,清代有豆文武。
4.二一四部首之一。
“豆”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徒𠋫切集韻韻會正韻大透切,𠀤音竇。說文古食肉器也。
爾雅·釋器木豆謂之豆。
書·武成執豆籩。
詩·小雅爲豆孔庶。
公羊傳·桓四年諸侯曷爲必田狩。一曰乾豆。
註豆,祭器,狀如鐙。
禮·明堂位夏后氏以楬豆,殷玉豆,周獻豆。
註楬,無異物之飾也。獻音娑,疏刻之也。
又禮器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又鄕飮酒義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旊人爲豆,實三而成觳,崇尺。
註崇,高也。豆實四升。
史記·樂書簠簋俎豆,禮之器也。
又揚子·方言𨻰、楚、宋、衞謂桮𥯛爲豆籠。
註盛桮器籠也。
集韻或作梪、䇺。
又韻略穀也。
博雅大豆,菽也。小豆,荅也。
周禮·天官·大宰·三農生九穀註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麥爲九穀。
禮·投壷壷中實小豆焉,爲其矢之躍而出也。
干寶·晉書駑馬戀棧豆。
又博雅天豆,雲實也。
又巴豆、海紅豆,皆藥名,出巴蜀。
又相思子一名紅豆。
又土芋一名土豆。皆菽豆別一種也。俗作荳,非。
又說苑·辨物篇十六黍爲一豆,六豆爲一銖,二十四銖爲一兩。
又官名。
南齊書·魏虜傳北魏置九豆和官。
又地名。
北史·周文帝紀文帝伐魏,至盤豆,拔之。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隴右道有白豆州。
又姓。漢光武時,關內侯豆如意,後魏長廣王豆代田。
又複姓。北周豆盧寧,本姓慕容氏,歸魏,賜姓豆盧氏。
又三字姓。北魏次南有紇豆陵氏。
又正韻當口切,音斗。
玉篇量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食一豆肉,飮一豆酒。
註豆,當爲斗。毛居正曰:豆,古斗字。如左傳·昭三年豆、區、釜、鍾之類,當音斗。後人誤讀爲俎豆之豆。斗斛之斗又作㪷,蓋譌倂耳。
又字彙補思留切,讀作羞。
周禮·天官·腊人凡祭祀共豆脯。
註脯非豆實,豆當爲羞,聲之誤也。
釋文豆,音羞。
又韻補叶動五切,音杜。
柳宗元·牛賦皮角見用,肩尻莫保。或穿緘縢,或實俎豆。豆叶保,保音補。
又叶田故切,讀作渡。
詩·小雅儐爾籩豆,飮酒之飫。兄弟旣具,和樂且孺。
音學五書豆叶孺。
又山名。
後漢·郡國志唐縣有都山。一名豆山。今關中人讀豆爲渡。
說文豎、侸、裋皆以豆得聲。樹字从壴,亦以豆得聲。考證:〔書·武成執籩豆。〕 謹照原文改執豆籩。〔禮·明堂位夏后氏以楬豆,商玉豆,周獻豆。〕 謹照原文商改殷。〔詩·小雅儐爾籩豆飮酒之飫。兄弟旣翕,和樂且孺。〕 謹照原文旣翕改旣具。
“豆”形意通解
略說: 「豆」在古代指盛醃菜、肉醬的器皿,後假借為豆芽之「豆」。詳解: 「豆」在古代原指盛醃菜、肉醬等食品的器皿,本義是高圈足的食器,後假借為豆麥之「豆」。《說文》:「豆,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凡豆之屬皆从豆。𣅣,古文豆。」按「豆」上一橫象蓋,中間象豆體,下象柱足及底座。「豆」出現於商代,盛行於春秋戰國,有陶製,亦有以木、青銅等質料製成。後世或用「豆」作禮器,《爾雅.釋器》:「木豆謂之豆,竹豆謂之籩,瓦豆謂之登。」郭璞注:「豆,禮器也。」「豆」所盛放的食物為醃菜和肉醬,《周禮.天官冢宰.醢人》:「朝事之豆,其實韭菹、醓醢、昌本、麋臡、菁菹、鹿臡、茆菹、麋臡」,指行朝事禮時所進獻的豆,盛的食物是用韭菜做的腌菜、多汁的肉醬等。
甲金文用作地名,讀作「郖」。《合集》24713:「才(在)豆。」散盤:「豆人虞。」宰甫卣:「王來獸(狩)自豆彔(麓)」,指王自郖地山腳來狩獵。《說文》:「郖,弘農縣庾地。从邑,豆聲。」另金文用作本義,指高圈足的食器,周生豆:「周生乍(作)尊豆。」
齊陶用作量詞,為古代的重量單位,如《古陶文彙編》3.46:「毫豆。」《左傳.昭三年》:「四升為豆。」
傳世文獻中「豆」又假借為豆麥之「豆」。《廣雅》:「大豆,茮也;小豆,荅也。」《戰國策.韓策一》:「韓地險惡,山居,五穀所生,非麥而豆」,意指戰國時韓國地理環境惡劣,百姓於山中居住,所出產的糧食,不是麥子就是豆子(王引之《經傳釋詞》:「而,猶則也。」)。後來又為豆麥之「豆」的假借義分化出「荳」字。不過,「豆」在「荳」字出現後仍被普遍用來表示豆麥之「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