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文言文意思
“兜”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兜(简繁同形)
拼音:dōu
“兜”字的古汉语解释
dōu
1.名词 头盔,打仗时戴的盔。《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慈亦得策兜鍪。”
【引】便帽。
2.动词 蒙蔽;迷惑。《国语·晋语六》:“在列者献诗,使勿兜。”
3.名词 便轿(后起意义)。《宋史·占城国传》:“国人皆乘象,或软布兜。”这个意义又写作“篼”。
4.动词 以口袋形承接东西。《西游记》第十四回:“他却串枝分叶,敲了三个果,兜在襟中。”
5.动词 修补。汤显祖《牡牡丹亭·腐叹》:“咱头巾破了修,靴头绽了兜。”
6.副词 通“陡”。突然。纪君祥《赵氏孤儿》一折:“可怎生到门前兜的又回身?”
【兜搭】曲折。又有麻烦,难对付之意。
“兜”国语辞典解释
dōu
名词1.一種帽子。明.瞿佑《歸田詩話.宋故宮》:「元廢宋宮為佛寺,西僧皆戴紅兜帽也。」 《紅樓夢》第四九回:「見探春正從秋爽齋出來,圍著大紅猩猩氈斗蓬,帶著觀音兜。」
2.穿戴在胸前的衣物。例: 「肚兜」 、「圍兜」 。
3.衣服等物的小口袋,可用來裝東西。例: 「褲兜」 。《水滸傳》第三八回:「又搶了別人賭的十來兩銀子,都摟在布衫兜裡。」
4.竹轎。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往常時翠轎香兜,兀自倦朱簾揭繡。」
动词
1.用雙手或衣襟、裙襬等攏住東西。《西遊記》第二四回:「他卻串枝分葉,敲了三個果,兜在襟中。」
2.繞、轉。例: 「兜圈子」 。
3.承擔。例: 「你放手去做,若有問題我會幫你兜著。」
4.招攬。例: 「兜售」 、「兜攬」 、「兜生意」 。
“兜”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當侯切,𨷖平聲。說文兜鍪,首鎧也。从𠑹,从兒省。象人頭形也。
又韻會驩兜,四凶名。尚書古文作鴅吺。
又與頭通。
山海經讙頭國。
註讙兜,堯臣也。○按史記·年表宋景公頭曼,漢書·古今人表作兜欒。
“兜”形意通解
略說: 從「𠑹」,從「皃」省,本義為古代武士作戰時戴的頭盔,即冑,通稱「兜鍪」。詳解: 從「𠑹」,從「皃」省,本義為古代武士作戰時戴的頭盔,即冑,通稱「兜鍪」。《說文》:「兜鍪,首鎧也。从𠑹从皃省。皃,象人頭也。」《東觀漢記‧馬武傳》:「(武)身被兜鍪鎧甲,持戟奔擊。」
「兜」可表示迷惑,受蒙蔽。《國語‧晉語六》:「在列者獻詩,使勿兜。」韋昭注:「列,位也。謂公卿至於列士獻詩以諷也。兜,惑也。」
「兜」也可表示包圍、繞。《太平天國資料‧畿輔平賊紀略》:「將近,見有紅旗一閃,賊分兩翼而出,以兜我軍。」
「兜」也指形似兜鍪的帽子,如風帽之類。《紅樓夢》第49回:「見探春正從秋爽齋出來,圍着大紅猩猩氈的斗篷,帶着觀音兜。」
「兜」還指做成兜形盛東西。《水滸傳》第118回:「(盧先鋒)急令差遣前部軍兵,各人兜土塊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