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脰”文言文意思
“脰”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脰”字

拼音:dòu

“脰”字的古汉语解释

dòu

名词 脖子,有时也指头。《左传·襄公十八年》:“射殖绰,中肩,两矢夹。”《五人墓碑记》:“有贤士大夫五十金,买五人之而函之,卒与尸合。”

“脰”国语辞典解释

dòu

名词
頸項、脖子。《公羊傳.莊公十二年》「萬怒,搏閔公,絕其脰。」

“脰”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徒𠋫切集韻韻會正韻大透切,𠀤音豆。
說文項也。
玉篇頸也。
博雅,項也。
左傳·襄十八年兩矢夾
,頸也。
史記·田單傳自奮絕而死。
,頸。齊語也。
 又鳴。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鳴者。
鳴,鼃黽屬。
 又鳥名。
爾雅·釋鳥燕白烏。
白項而羣飛者謂之燕烏。燕烏,白烏也。
 又博雅,錯也。
饌也。
 又韻補叶音覩。
柳宗元·牛賦牟肰而鳴,黃鍾滿。抵觸隆曦,日耕百畝。畝音姥。
 又叶音渡。
揚雄·羽獵賦角搶題注,䠞竦讋怖。魂亡魄失,觸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