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文言文意思
“脂”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脂”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zhī

“脂”字的古汉语解释

zhī

1.名词 动植物所含的油质。《诗经·卫风·硕人》:“肤如凝。”

2.动词 用脂膏涂车轴,使其润滑。杜甫《赤谷》:“我车已载。”

3.名词 胭脂。《史记·佞幸列传》:“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鵕鸃,贝带,傅粉。”

“脂”国语辞典解释

zhī

名词
1.動植物體內的油質。例: 「脂肪」「羊脂」「松脂」

2.胭脂的簡稱。指化妝品。例: 「脂粉」「香脂」《韓非子.顯學》「故善毛嗇、西施之美,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

3.比喻財物。例: 「民脂民膏」

4.姓。如三國時魏國有脂司。

动词
上油潤滑。《詩經.小雅.何人斯》「爾之亟行,遑脂爾車。」

“脂”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旨夷切集韻韻會蒸夷切正韻旨而切,𠀤音祗。
說文戴角者,無角者膏。
正字通禽獸腴也。凝者爲,釋者爲膏。
詩·衞風膚如凝
之凝史記·貨殖傳辱處也。
 又釋名,砥也。著面柔滑如砥石也。
 又博雅人二月而
前漢·五行志在人腹中,肥而包裹心者,也。
 又正字通,以紅藍花汁凝爲之,燕國所出。後人用爲口
釋名,以丹作之,象脣赤也。
 又以喻榮祿也。
揚子·太𤣥經出泥入
,榮祿也。卜從洿泥之中出,求榮祿之處也。
 又用以利物曰
詩·衞風載舝。
舝其車,以還我行也。
 又鳥名。
爾雅·釋鳥桑扈,竊
俗謂之靑雀,觜曲,食肉,好盜膏,因名竊
詩·小雅·交交桑扈傳桑扈,竊也。
 又草名。
抱朴子·僊藥卷芝,生於有玉之山,常居懸危之處。
 又正字通藥名。赤石,可以塗屋。
 又五靈
 又補骨
 又五音集韻水名。
 又姓。
後漢·孔融傳初,京兆人習元升與融相善。
 又集韻軫視切,音旨。手指也。與指同。

“脂”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為有角動物的油脂。

詳解: 從「」,「」聲,本義為有角動物的油脂。《說文》:「戴角者脂,無角者膏。从肉,旨聲。」段玉裁注:「戴角者脂,無角者膏。《大戴·易本命》曰:『戴角者無上齒。』謂牛無上齒,觸而不噬也。『無角者膏而無前齒。』謂豕屬也。無前齒者,齒盛於後不用前。『有羽者脂而無後齒。』羽當爲『角』,謂羊屬也,齒盛於前不任後。《考工記》鄭注曰:『脂者牛羊屬,膏者豕屬。』《内則》注曰:『𦘺凝者爲脂,釋者爲膏。』按,上文膏系之人,則脂系之禽,此人物之辨也。有角無角者各異其名。此物中之辨也。釋膏以脂,禽亦曰膏。《周禮》香臊腥羶皆曰膏,此皆統言不别也。

  「」後泛指油脂。如《詩·衛風·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亦指像油脂一般的滲出物,如《資治通鑑·唐德宗建中四年》:「多儲膏油松脂薪葦於其上」;也指含脂的化妝品,特指胭脂。如《韓非子·顯學》:「故善毛嬙,西施之美,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

  「」還可以指俸祿優厚,如《太玄·童》:「出泥入脂」,范望注:「脂,美也。謂榮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