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文言文意思
“滞”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滯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zhì
“滞”字的古汉语解释
zhì
1.形容词 不流畅。《淮南子·时则》:“流而不滞。”
【引】停滞;滞留。《九章·怀沙》:“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
2.动词 遗漏。《诗经·小雅·大田》:“此有滞穗。”
“滞”国语辞典解释
zhì
动词1.停留、靜止。《淮南子.原道》:「是故能天運地滯,輪轉而無廢。」 《文選.何晏.景福殿賦》:「鳥企山峙,若翔若滯。」
2.凝聚、積聚。《周禮.地官.廛人》:「凡珍異之有滯者,斂而入于膳府。」 《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尚書省滯訟不決者,詔徵平治。」
形容词
不流通。例: 「凝滯」 、「積滯」 。
“滞”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直例切,音彘。說文凝也。
周語震雷出滯。
又積也。
魯語敢告滯積,以紓執事。
又漏也。
詩·小雅此有滯穗。
又周禮·地官·廛人凡珍異之有滯者,斂而入于膳府。
疏謂沈滯不售者。
又左傳·成十八年晉悼公命百官振廢滯。
又集韻尺制切,音摯。音敗不和也。或作懘。亦作慸𢤔。
又丑例切,音跇。水灑散貌。
又韻補叶直帶切,音與𦤧近。
楚辭·九章乗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以凝滯。
“滞”形意通解
略說: 從「水」,「帶」聲。本義是水的凝聚、積聚。詳解: 從「水」,「帶」聲。本義是水的凝聚、積聚。《說文》:「滯,凝也。从水,帶聲。」如《管子.水地》:「燕之水萃下而弱,沉滯而雜,故其民愚戇而好貞,輕疾而易死。」《三國志.魏書.田疇傳》:「時方夏水雨,而濱海洿下,濘滯不通,虜亦遮守蹊要,軍不得進。」
「滯」後泛指人或物的流動不暢順、停滯。如《楚辭.九章.涉江》:「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王逸注:「滯,留也。」《荀子.王制》:「理道之遠近而致貢,通流財物粟米,無有滯留,使相歸移也。」
「滯」表示廢棄、擱置。如《左傳.成公十八年》:「振廢滯,匡乏困,救災患,禁淫慝。」又表示遺落。如《詩.小雅.大田》:「彼有遺秉,此有滯穗。」朱熹集傳:「滯,亦遺棄之意也。」
「滯」表示久、長期。如《國語.魯語》:「不腆先君之幣器,敢告滯積,以紓執事。」韋昭注:「滯,久也。」《後漢書.韋彪傳》:「且眩瞀滯疾,不堪久待,選薦之私,非所敢當。」
「滯」還表示局限、拘泥。如《楚辭.漁父》:「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抱朴子.外篇.尚博》:「變化不繫滯於規矩之方圓,旁通不凝閡於一塗之逼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