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濆”文言文意思
“濆”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拼音:fén
“濆”字的古汉语解释
fén
1.名词 水边;河旁高地。《诗经·大雅·常武》:“铺敦淮濆,仍执丑虏。”
2.名词 汝水的岔流。
pēn水从地下涌出。《公羊传·昭公五年》:“叔弓帅师败莒师于濆泉。濆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何?涌泉也。”
“濆”国语辞典解释
fén
名词1.水邊、岸邊。《詩經.大雅.常武》:「鋪敦淮濆,仍執醜虜。」 漢.毛亨.傳:「濆,涯。」
2.河川名。在大陸地區河南省郾城縣,是汝水的支流。
pēn
动词噴水。通「噴」 。例: 「濆灑」 。明.袁宏道〈場屋後記〉:「竹之內為池,珠泉濆出,蘆花如雪浪。」
“濆”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𠀤符分切,音汾。說文水厓也。
詩·大雅鋪敦淮濆。
又爾雅·釋水汝爲濆。
註大水溢出別爲小水之名。
水經注汝水逕奇雒城西北,濆水出焉。
又廣韻普䰟切集韻鋪䰟切,𠀤音歕。潠水也。通作噴。
又玉篇扶刎切集韻韻會父吻切正韻房吻切,𠀤音憤。涌也。
公羊傳·昭五年濆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何,涌泉也。
又去聲。
杜甫詩撇漩捎濆無險阻。
註今川語漩濆皆去聲。○按字从賁,十三畫。正字通附十二畫,非,今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