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文言文意思
“涎”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涎(简繁同形)
拼音:xián
“涎”字的古汉语解释
xián
名词 唾沫;口水。柳宗元《三戒》:“群犬垂涎。”成语有“垂涎三尺”。
yuàn
见“涎涎”。
【涎涎】有光泽的样子。韦应物《燕衔泥》:“衔泥燕,声喽喽,尾涎。”
“涎”国语辞典解释
xián
名词1.唾液、口水。例: 「垂涎三尺」 。宋.陸游〈記夢〉詩: 「君知夢覺本無異,勿為畫餅流饞涎。」
2.黏汁、黏液。宋.蘇軾〈和蔣夔寄茶〉詩: 「廚中蒸粟堆飯甕,大杓更取酸生涎。」
动词
欲求、貪求。《清史稿.卷四二二.袁希祖傳》:「即天長、六合之賊,亦涎其利。」
形容词
厚著臉皮不以為恥。《紅樓夢》第二四回:「便猴上身去,涎皮笑道。」
yàn
參見「迆涎」 、「涎涎」 等條。“涎”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夕連切集韻韻會徐連切正韻徐延切,𠀤音唌。與㳄同。說文慕欲口液也。
賈誼·新書垂涎相告。
又廣韻于線切集韻延面切,𠀤音羨。湎涎,水流貌。
又迆涎,邐迆相連也。
木華·海賦迆涎八裔。
“涎”形意通解
涎,指口水。甲骨文作「㳄」,異體又作「𣶚」、「𣶙」、「唌」、「㵪」等。《玉篇.水部》:「涎,口液也。𣶚同上,亦作㳄。」「㳄」是「羨」、「涎」的初文,象人流口液,故「涎」表示垂涎。「垂涎」亦是對某事物之欲求,故引申表示羨慕、貪圖。玄應《一切經音義》:「㵪,又作涎。《字林》:『慕欲曰㵪。』」參見「㳄」、「羨」、「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