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文言文意思
“淩”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拼音:líng
“淩”字的古汉语解释
líng
1.名词 河名。
2.动词 升;登。曹植《节游赋》:“建三台于前处,飘飞陛以淩虚。”
3.动词 乘;凌驾。屈原《九章·哀郢》:“淩阳侯之泛滥兮。”
4.动词 侵犯;欺侮。《史记·游侠列传》:“豪暴侵淩孤弱。”
“淩”国语辞典解释
líng
动词1.乘。通「凌」 。《楚辭.屈原.九章.哀郢》:「淩陽侯之汎濫兮,忽翱翔之焉薄。」 漢.王逸.注:「淩,乘也。」
2.跨越。通「凌」 。漢.蔡邕〈述行賦〉:「登長坂以淩高兮,陟蔥山之嶢陘。」
3.侵逼、欺侮。通「凌」 。《管子.權修》:「上下淩節,而求百姓之尊主政令,不可得也。」 《史記.卷一二四.游俠傳.序》:「豪暴侵淩孤弱,恣欲自快,游俠亦醜之。」
名词
姓。如三國時吳國有淩統。
“淩”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力膺切集韻韻會閭承切,𠀤音陵。博雅淩馳也。一曰歷也。
木華·海賦汎海淩山。
又與掕通。
爾雅·釋言淩,慄也。
註淩懅戰慄。
疏𡌨蒼云:掕慄也。郭言淩懅戰慄,則淩掕音義同。
又水名。
前漢·地理志泗水郡淩縣。
應劭曰淩水所出。
又姓。
三國志吳淩統。
與凌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