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国语辞典解释
yù
动词1.洗澡。例: 「沐浴」 。《論語.先進》:「浴乎沂,風乎舞雩。」
2.洗滌。例: 「浴佛」 。《禮記.檀弓上》:「圉人浴馬,有流矢在白肉。」
3.浸染、浸泡。例: 「浴血」 、「永浴愛河」 。《紅樓夢》第二六回:「剛到了沁芳橋,只見各色水禽都在池中浴水。」
形容词
洗澡用的。例: 「浴室」 、「浴池」 、「浴巾」 。
名词
姓。如明代有浴沂。
“浴”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𠀤音欲。說文洒身也。
周禮·天官宮人共王之沐浴。
註浴用湯。
又借爲潔治意。
禮·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
又夏小正十月黑鳥浴。黑鳥,烏也。浴謂乍上乍下也。
又水名。
山海經泰冒之山,浴水出焉。
又隂山,濁浴水出焉。
又幽都之山,浴水出焉。
又韻補叶欲屑切,音悅。
蘇軾·月硯銘其受水者哉生明,而運墨者旁死魄。忽𤣥雲之霮䨴,觀玉兔之沐浴。
集韻或作𣴲。
“浴”形意通解
略說: 甲骨文上從「人」,人之旁有水點,下從「皿」,象人在盆中洗身之形。金文、小篆從「水」,「谷」聲。本義是洗澡。詳解: 甲骨文上從「人」,人之旁有水點,下從「皿」,象人在盆中洗身之形。金文、小篆從「水」,「谷」聲。本義是洗澡。《說文》:「浴,洒身也。从水,谷聲。」《廣韻.燭韻》:「浴,洗浴。」《周禮.天官.宮人》:「共王之沐浴。」鄭玄注:「沐浴,所以自清潔。」意指供給王洗頭洗澡。
甲骨文用作本義,《合集》1824正:「于浴用。」即沐浴用,徐中舒懷疑「浴」是祭祀的儀式,祭祀前必先洗澡。又用作地名《合集》13575;「令寢往浴。」即命令寢前去浴這個地方。
金文用作本義,孟縢姬缶:「孟縢姬揀其吉金,自作浴缶。」意謂孟縢姬挑選了青銅,自己鑄造了一個洗身用的缶。從考古資料推測,楚人有一套沐浴的青銅禮器,用鼎燒水加溫,用浴缶裝水,用鑒沐浴,可見當時人重視沐浴。這可能證明「沐浴」是祭祀儀式的組成部分,進行正式祭祀前要先沐浴潔淨自身(參湖南省博物館〈蟠虺紋銅浴缶深入探索〉)。
秦簡用作本義,《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簡104正:「毋以卯沐浴。」意指不要在卯日洗頭和洗身。秦簡以「浴」為「俗」,《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簡40:「變民習浴(俗),既毋後憂。」意指改變百姓(惡劣的)習俗,(管治)就會無後顧之憂。
漢帛書用作本義,《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第49行:「浴之道頭上始,下盡身,四支(肢)毋濡。」「濡」即沾濕;意謂洗澡應該從頭部開始,直到下身,而四肢則不要沾濕。漢帛書假借「浴」為「谷」,《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第243行:「為天下浴(谷),恆德乃足。」傳世本《老子》作「為天下谷」。這句指成為天下生息的山谷,永恆的德行才足夠。
楚竹書亦借「浴」為「谷」。《上博楚竹書.容成氏》簡31:「以[衛止](𨇙)於溪浴(谷)。」「𨇙」可能表示踐踏。意即踐踏溪谷。
「浴」字後來從洗澡引申為沉浸之義。魯迅《墳.文化偏至論》:「久浴文化,則漸悟人類之尊嚴。」
粵語以「沐浴」一詞解作洗澡,但在古時,「沐」和「浴」分作兩個詞,「沐」指洗頭,「浴」才是洗澡。除了「沐浴」,粵語還會以「沖涼」表示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