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钺”文言文意思
“钺”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钺”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yuè

“钺”字的古汉语解释

yuè

名词 古代一种像斧子的兵器。《史记·孙武传》:“约束既布,乃设鈇。”

“钺”国语辞典解释

yuè

名词
武器名。形制似斧而較大,通常以金屬製成,多用作禮仗,以象徵帝王的權威,也用為刑具。同「戉」

“钺”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𠀤王伐切,音越。
廣雅鉞,斧也。
書·牧誓王左杖黃鉞。
左傳·昭十五年鏚鉞秬鬯。
鉞大而斧小。
太公·六韜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鉞。
釋名鉞,豁也。所向莫敢當前,豁然破散也。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東井爲水事,其西曲星曰鉞。
說文本作戉。大斧,鉞車鑾聲,呼會切,引:鑾聲鉞鉞。
徐鉉曰俗作鐬。以鉞作斧戉之戉。非是。
正字通按徐說迂曲難通。說文䋐越狘皆从戉聲,鉞从戉,讀若誨,別訓鑾聲,自相矛盾。徐渭俗作鐬非,不知从戉無嘒聲,尤非。古作戉。司馬法,从戉。詩書周禮史傳,𠀤从鉞。鉞當卽戉之重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