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瘉”国语辞典解释
yù
名词1.病。《爾雅.釋詁下》:「瘉,病也。」 《詩經.小雅.正月》:「父母生我,胡俾我瘉。」
2.賢才。《國語.晉語九》:「趙簡子問於壯馳茲曰:『東方之士孰為瘉?』」 三國吳.韋昭.注:「瘉,賢也。」
动词
1.病好了。《漢書.卷一.高帝紀上》:「漢王疾瘉,西入關,至櫟陽。」 南朝梁.簡文帝〈答湘東王書〉:「雖西山白鹿,懼不能瘉。」
2.超過、勝過。《漢書.卷五〇.汲黯傳》:「使黯任職居官,亡以瘉人,然至其輔少主守成,雖自謂賁育弗能奪也。」
副词
更加。通「愈」 。《荀子.堯問》:「吾三相楚而心瘉卑,每益祿而施瘉博。」
“瘉”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以主切集韻韻會勇主切,𠀤音庾。說文病瘳也。
徐曰今別作愈,非是。玉篇,小輕也。
前漢·高帝紀漢王疾瘉。
釋文瘉,病差也。
又廣韻病也。
詩·小雅父母生我,胡俾我瘉。
傳瘉,病也。
又不令兄弟交相爲瘉。
又廣韻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正韻雲俱切,𠀤音兪。
又韻會兪戍切正韻羊茹切,𠀤音裕。義𠀤同。
又賢也。
晉語東方之士孰為瘉。
註瘉,賢也。
釋文瘉,羊茹反。
前漢·藝文志不猶瘉於野乎。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