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煴”文言文意思
“煴”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煴”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yūn/yǔn

“煴”字的古汉语解释

yūn

名词 微弱的火。《苏武传》:“凿地为坎,置火。”

【煴煴】火势微弱的样子。

“煴”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於云切,音氳。
說文鬱煙也。
前漢·蘇武傳置熅火。
師古曰:熅聚火無焱者也。
 又玉篇煙熅也,氣也,煗也。
班固·東都賦降烟熅調元氣。
 又新書·道術篇欣𢣤可安謂之熅。反熅爲鷙。
 又通作蘊。
詩·大雅蘊隆蟲蟲。
釋文蘊行粉反。本又作熅。紆文反。
 又集韻烏昆切,音溫。𤑴熅火微。或作熄。
 又鄔本切,音穩。熅㶧熱也。
 又紆問切,音醞。以火伸物。
 又烏沒切,音搵。煙鬱貌。
 又一曰熱貌。
新書·禮篇天淸澈,地富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