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文言文意思
“灾”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灾(简繁同形)
拼音:zāi
“灾”字的古汉语解释
zāi
1.名词 火灾。《左传·宣公十六年》:“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2.名词 泛指各种灾祸。《齐桓晋文之事》:“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
【灾变】反常的自然变化。
【灾眚】灾难。
【灾祥】祸福。
【灾异】自然灾害和反常的自然现象。
“灾”国语辞典解释
zāi
名词1.水、火、刀兵、荒旱等自然或人為禍害的通稱。例: 「水災」 、「火災」 、「旱災」 。《國語.周語下》:「古者,天災降戾,於是乎量資幣,權輕重,以振救民。」
2.不幸的事。例: 「招災惹禍」 、「沒病沒災」 。
形容词
受禍害的。例: 「災民」 、「災區」 。
“灾”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祖才切集韻韻會正韻將來切,𠀤音哉。說文天火也。
春秋·桓十四年御廩災。
又玉篇害也。
書·舜典眚災肆赦。
傳過而有害當緩赦之。
左傳·僖十三年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
又作菑。
詩·大雅無菑無害。
亦作甾。
史記·秦始皇紀甾害絕息。
又叶子之切。
史記·龜筴傳十有二月日至爲期,聖人徹焉,身乃無災。
又叶將侯切。
班固·幽通賦震鱗漦于夏庭兮,帀三正而滅周。巽羽化于宣宮兮,彌五辟而成災。
說文本作烖。或作灾。籀文作災。說文籀文災字。
考證:〔書·堯典眚災肆赦。〕 謹照原書堯典改舜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