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国语辞典解释
shāo
动词1.使東西著火。例: 「燃燒」 。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詩: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2.加熱使物體發生變化。例: 「燒飯」 、「燒水」 、「燒炭」 、「燒磚」 。
3.一種烹調方法:(1)先用油炸,再加湯汁來炒或煮。例: 「燒茄子」 、「紅燒鯉魚」 。(2)烤。例: 「燒烤」 、「叉燒」 。
名词
人因病而體溫失常,發生高熱。例: 「發燒」 。
形容词
1.燒烤的。例: 「燒餅」 、「燒雞」 、「燒鴨」 。
2.在音響界極受注目的。例: 「這一張紀念莫札特二百年的選曲唱片,是一張狂熱的燒碟。」
“烧”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式昭切集韻韻會正韻尸招切,𠀤音𤬖。說文𤑔也。
玉篇燔也。
禮·月令仲夏毋燒灰。
戰國策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
又燒當,羌名。
後漢·西羌傳至硏十三世孫燒當立。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失照切,音少。
廣韻放火。
韻會野火曰燒。
“烧”形意通解
略說: 從「火」,「堯」聲,本義為使物著火。詳解: 從「火」,「堯」聲,本義為使物著火。《說文》:「爇也。从火,堯聲。」《戰國策‧齊策四》:「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 「燒」可表示照射。唐王建〈江陵即事〉:「寺多紅藥燒人眼,地足青苔染馬蹄。」 「燒」也表示加熱使物體發生變化。唐韓愈〈故太學博士李君墓志銘〉:「遇方士柳泌,從受藥法……其法以鈆滿一鼎,按中為空,實以水銀,蓋封四際,燒為丹沙云。」 「燒」亦表示先用油煠,再加湯汁炒或炖;或先煮熟再用油煠的烹飪方法。宋蘇軾〈新城道中〉之一:「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