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文言文意思
“源”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源”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yuán

“源”字的古汉语解释

yuán

1.名词 水的源头。《桃花源记》:“林尽水,便得一山。”

2.名词 事物的起源。《原君》:“至废孟子不立,非导于小儒乎?”

“源”国语辞典解释

yuán

名词
1.水流的出處。例: 「水源」「泉源」「飲水思源」《國語.晉語一》「伐木不自其本,必復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復流。」 唐.李嶠〈河〉詩: 「源出崑崙中,長波接漢空。」

2.根本、由來。《韓非子.主道》「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 《文選.班固.東都賦》「嗜欲之源滅,廉恥之心生。」

3.姓。如唐代有源乾曜。

“源”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𠀤愚袁切,音元。
說文水泉本也。
禮·月令爲民祈祀山川百
衆水始出爲百
 又水名。
水經注沁水東與丹水合,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水。
 又姓。
北魏書·賀傳禿髮傉檀之子賀入後魏,魏大武謂之曰:與卿同,可爲氏。
韻會本作厵,篆省作原。

“源”形意通解

乃「」的累增字,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