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址”文言文意思
“址”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址(简繁同形)
拼音:zhǐ
“址”字的古汉语解释
zhǐ
1.名词 地基;地址。张九龄《登占阳云台》诗:“楚国兹故都,兰台有余址。”《北史·刘芳传》:“宫阙瘵寺佥复故址。”
2.名词 山脚。王安石《游褒禅山高》: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舍于其“址。”
“址”国语辞典解释
zhǐ
名词1.地基、山腳。通「址」 。《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上》:「禪泰山下阯,東北肅然山,如祭后土禮。」 唐.元稹〈古社〉詩: 「古社基阯在,人散社不神。」
2.水中小洲。通「沚」 。《文選.張衡.西京賦》:「迺有昆明零沼,黑水玄阯。」
zhǐ
名词1.地基、基礎。唐.劉兼〈長春節〉詩: 「太平基址千年永,混一車書萬古存。」
2.地點、處所。例: 「住址」 、「遺址」 、「校址」 。
“址”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正韻𠀤渚市切,音止。基也。劉兼·長春節詩太平基址千年永,混一車書萬古存。
與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