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帙”文言文意思
“帙”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帙”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zhì

“帙”字的古汉语解释

zhì

1.名词 包书的布套。潘岳《杨仲武诔》:“披散书,屡睹遗文。”

2.量词 用于书籍。白居易《长庆集·后序》:“凡五,每十卷。”

“帙”国语辞典解释

zhì

名词
1.書、畫的封套。南朝梁.蕭統〈文選序〉:「飛文染翰,則卷盈乎緗帙。」 唐.王維〈濟州過趙叟家宴〉詩: 「荷鋤修藥圃,散帙曝農書。」

2.套裝書。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嵩驚,以為巡偶熟此卷,因亂抽他帙以試,無不盡然。」

3.量詞。計算函套或包裹書籍的單位。《南史.卷二二.王曇首傳》「何承天禮論三百卷,儉抄為八帙,又別抄條目為十三卷。」 《新唐書.卷八四.李密傳》「以蒲韉乘牛,挂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帙”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直質切,音秩。
說文書衣也。
廣韻
梁昭明文選序飛文染翰,則卷盈乎緗
 又玉篇小囊也。
 又韻會次序也,書卷編次。
 又姓。
韻會出纂文。
說文或作袠。

“帙”形意通解

」亦作「」,指布帛製成的書、畫封套。《說文》:「帙,書衣也。从巾失聲。袠,帙或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