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鸷”文言文意思
“鸷”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鸷”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zhì

“鸷”字的古汉语解释

zhì

1.名词 凶猛的鸟。《夸父逐日》:“猛兽食颛民,鸟攫老弱。”

【又】名词作状语,像鸷一样凶猛。《冯婉贞》:“操刀挟盾,揉进击。”

2.形容词 凶猛。《冯婉贞》:“而便捷猛终弗逮。”

“鸷”国语辞典解释

zhì

名词
性情凶猛的鳥。《玉篇.鳥部》「鷙,猛鳥也。」


形容词
凶狠勇猛。《商君書.畫策》「虎豹熊羆,鷙而無敵。」 《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外國天性忿鷙,形容魁健。」

“鸷”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脂利切正韻支義切,𠀤音至。
說文擊殺鳥也。
玉篇猛鳥也。
屈原·離騷鷙鳥之不羣兮,自前世而固然。
王逸註鷙,執也。謂能執伏衆鳥,鷹鸇之類也。
後漢·杜詩傳湯武善禦衆,故無忿鷙之師。
鷙,擊也。
 又凡鳥之勇,獸之猛者,皆曰鷙。
禮·月令鷹隼蚤鷙。
鷙,疾厲之氣也。亦作摯。
禮·曲禮前有摯獸。
 又抵也。莊子馬蹄篇馬知介倪闉扼鷙曼。䆁文李云鷙,牴也。
 又集韻類篇𠀤陟栗切,音窒。
莊子·在宥篇天下始喬詰卓鷙。
音義卓鷙,行不平也。
 又疑也。
管子·五輔篇下愈覆鷙而不聽從。
謂伺察而懷疑也。
 又集韻之列切,音晢。鳥擊也。
 又集韻類篇𠀤敕栗切,音抶。
 又陟利切,音致。義𠀤同。
考證:〔又與騺同。史記·秦本紀晉君棄其軍,與秦爭利,還而馬鷙。〕 謹按史記不作鷙。今節云於上文禮曲禮前有摯獸下,增又抵也。莊子馬蹄篇馬知介倪闉扼鷙曼。䆁文李云鷙,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