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垠”国语辞典解释
yín
名词1.界限、邊際。例: 「一望無垠」 。唐.李華〈弔古戰場文〉:「浩浩乎!平沙無垠,敻不見人。」
2.河岸、水邊。《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下》:「迫區中之隘陝兮,舒節出乎北垠。」 《文選.木華.海賦》:「其垠則有天琛水怪,鮫人之室。」
“垠”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語巾切集韻魚巾切韻會疑巾切,𠀤音銀。地埒也,岸也。爾雅·釋地九天之際曰九垠。
楚辭·遠遊逴絕垠乎寒門。
註北極之門。
淮南子·天文訓氣有漢垠。
揚雄·甘泉賦漂龍淵而還九垠兮,窺地底而上回。
又天閒決兮地垠開。
又集韻魚斤切韻會疑斤切,𠀤音䖐。義同。
又與圻通。見圻字註。
又集韻五斤切,音痕。
博雅崖也。亦作沂。
又古恨切,音艮。土有起跡。
又通作銀,界限也。
又叶五堅切,音姸。
楚辭·遠遊道可受兮而不可傳,其小無內兮,其大無垠。○按叶音宜,歸本韻,傳在先韻,言在元韻,字彙魚軒切,音言,正字通因之,誤。今依韻補攺正。
从土从艮。艮,止也,止于其所也。
“垠”形意通解
「垠」亦作「圻」,意為邊界,又表示涯岸、岸邊。《說文》:「垠,地垠也。一曰岸也。從土艮聲。圻,垠或從斤。」參見「圻」。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