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言文意思
“尹”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尹”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yǐn

“尹”字的古汉语解释

yǐn

1.动词 治理。《左传·定公四年》:“以天下。”

2.名词 古代长官。《尚书·益稷》:“庶允谐。”

“尹”国语辞典解释

yǐn

动词
治理。《左傳.定公四年》「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 《文選.王儉.褚淵碑文》「公之登太階而尹天下,君子以為美談。」


名词
1.古代行政區域長官的名稱。例: 「師尹」「府尹」「京兆尹」

2.姓。如宋代有尹洙。

“尹”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于準切集韻韻會庾準切,𠀤音允。
說文治也。从又丿,握事者也。
廣韻進也,又正也。
書·君𨻰兹東郊。
 又多方𥳑畀殷命,爾多方。
言天畀付文武以殷命,正爾多方也。
 又官名。
書·益稷允諧。
,正也。衆正官之長也。
應劭曰天子之相稱師
薛瓚曰諸侯之卿,惟楚稱令,餘國稱相。他如周禮門除門,月令奄申宮令,周語關以告,皆是也。
 又誠也,信也。
禮·聘義旁達,信也。
玉之爲物,孚於中,旁達於外,所以爲信也。應氏曰:當作允。允亦信也。
 又禮·曲禮脯曰祭。
脯必裁割方正,而後祭也。
 又姓。周有吉甫。◎按李氏詳校篇海,古音允。今音引,非。

“尹”形意通解

略說: 甲骨文表示手持杖,表示握有權力者。一說是手持筆,古時史官官名。

詳解: 甲骨文從「」持「」,象以手持杖,表示握有權力者。《說文》:「尹,治也,从又、丿,握事者也。」一說象手執筆形,尹屬史官,必秉簿書,故引伸得訓治也(王國維、裘錫圭)。

  早期金文與甲骨形似,手持「」形明顯,兩者甚或分開,晚期金文「」形漸訛脫,而似兩手相合形。

  甲骨文用作官職名,尹、多尹皆為殷之大臣,如《合集》9472正:「令尹乍(作)大田。《合集》32980:「其令多尹乍(作)王寢」。甲骨文中「」、「」一字,不過增「」為文飾,如卜辭有「多君」一名,與「多尹」同。章太炎云:「《春秋》『君氏』亦作『尹氏』;《荀子》『君疇』,《新序》作『尹疇』。」參見「」。另甲骨文用作人名,卜辭常見「伊尹」、「黃尹」等名。

  「」、「」是同源詞,皆訓治、訓長,金文中「」即表示治理,令方彝:「王令周公子明保尹三事四方。」大克鼎:「㽙(畯)尹四方。《左傳.定公四年》:「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又用為人名、國名、史官名。

  戰國竹簡「」用為人名,《上博竹書二.容成氏》簡37:「湯乃謀戒求臤(賢),乃立泗(伊)尹以為差(佐)。」又《上博竹書四.柬大王泊旱》簡2:「釐尹知王之病」,「伊尹」、「釐尹」俱為人名。

  傳世文獻中「」用作官名。《爾雅.釋言》:「尹,正也。」郭璞注:「謂官正也。」郝懿行義疏:「是正兼官長、君長二義。《廣雅.釋詁四》:「尹,官也。《書.益稷》:「庶尹允諧。」孔安國傳:「尹,正也。」全句指眾官和諧一致。

  「」、「」字形略同,而「」字所從的「」在手形較上的位置,「」字所從的「」則在手形較下的位置,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