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荫”文言文意思
“荫”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蔭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yīn/yìn
“荫”字的古汉语解释
yīn
1.名词 树木下的阴影。《荀子·劝学》:“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2.名词 太阳的影子。《左传·昭公元年》:“赵孟视荫。”
yìn
1.动词 遮蔽。《归园田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2.动词 荫庇。多指封建时代官司宦的子孙因行代的官爵功勋而享受各种特权,得到各种好处。《促织》:“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荫第】有世荫的门第。
“荫”国语辞典解释
yìn
名词1.樹下的陰影。例: 「樹蔭」 、「柳蔭」 。晉.陶淵明〈飲酒詩〉二〇首之四:「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
2.父祖被及子孫的恩澤。同「廕」 。《隋書.卷四七.柳機傳》:「少以父蔭,為太子親衛。」
动词
1.遮蔽。例: 「蔭覆」 。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一:「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2.庇護。同「廕」 。例: 「庇蔭」 。《南史.卷二二.王曇首傳》:「況吾不能為汝蔭,政應各自努力耳。」
yìn
名词父祖被及子孫的恩澤。例: 「父廕」 、「餘廕」 。
动词
庇護。例: 「庇廕」 、「廕庇」 。《管子.君臣上》:「夫為人君者,廕德於人者也。」
“荫”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於禁切,音廕。說文草隂地。
徐曰草所庇也。
荀子·勸學篇樹成蔭而衆鳥息焉。
呂氏春秋松柏成而塗之人已蔭矣。
又日景也。
左傳·昭元年趙孟視蔭。
又通廕。
左傳·文九年本根無所庇廕。
又韻會通作隂。
詩·大雅旣之隂女。
又左傳·文十七年鹿死不擇音。
註音同蔭。
杜云所茠蔭之處。古字借用。
又集韻於金切,音隂。草木蔭翳也。
班固·西都賦茂樹蔭蔚。
或作𦺼。
“荫”形意通解
略說: 從「艸」,「陰」聲。本義是樹蔭。詳解: 從「艸」,「陰」聲。本義是樹蔭。《說文》:「蔭,艸陰地。从艸,陰聲。」如《荀子.勸學》:「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西京雜記.第三》:「五柞宮有五柞樹,皆連三抱,上枝蔭覆數十畝。」
「蔭」通「陰」,表示陰影。如《左傳.昭公元年》:「趙孟視蔭曰:『朝夕不相及,誰能待五?』」杜預注:「蔭,日景也。」《文選.陸士衡〈演連珠〉》:「臣聞聽極於音,不慕鈞天之樂;身足於蔭,無假垂天之雲。」
「蔭」引申表示遮蓋。如《楚辭.九歌.山鬼》:「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之一:「榆柳蔭後園,桃李羅堂前。」
「蔭」表示庇護。如三國魏曹冏〈六代論〉:「臣聞公族者國之枝葉,枝葉落則本根無所庇蔭。」《南齊書.王僧虔傳》:「況吾不能為汝蔭,政應各自努力耳。」
「蔭」表示庇蔭,指封建時代子孫因先代官爵或功勛而受到封賞。如《魏書.張彝傳》:「過以小才,藉蔭出仕,學慚專門,武闕方略,早荷先帝眷仗之恩,末蒙陛下不遺之施。」《新唐書.選舉志》:「三品以上蔭曾孫,五品以上蔭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