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薙”文言文意思
“薙”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薙”字

拼音:

“薙”字的古汉语解释

1.动词 割去野草。王巾《头陀寺碑文》:“为之草开林,置径行之室。”

2.动词 通“剃”。剃头。

【薙官】古代管除草的官。

“薙”国语辞典解释

动词
1.除草。宋.蘇軾〈甘露寺〉詩: 「薙草得斷碑,斬崖出金棺。」 《資治通鑑.卷二六三.唐紀七十九.昭宗天復二年》「朱全忠遣人薙城外草以困城中。」

2.削髮。通「剃」例: 「薙髮」

“薙”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韻會正韻𠀤他計切,音替。
說文除草也。
禮·月令季夏燒行水。
謂迫也,芟草也。
周禮·秋官·氏鄭註讀如鬀。小兒頭之鬀,書或作夷。此皆翦草也,字从類耳。
 又集韻序姊切,音兕。大計切,音弟。義𠀤同。
 又直几切,音雉。
本草,辛夷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