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誂”文言文意思
“誂”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誂”字

拼音:tiăo diào

“誂”字的古汉语解释

tiǎo

1.动词 逗引;诱惑。《史记·吴王濞列传》:“于是乃使中大夫应高胶西王。”

2.形容词 通“佻”。轻佻;轻浮。《吕氏春秋·音律》:“流辟越慆滥之音出。”

“誂”国语辞典解释

tiǎo

动词
引誘、挑逗。《說文解字.言部》「誂,相呼誘也。」 《戰國策.秦策一》「楚人有兩妻者,人誂其長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許之。」 也作「挑」

diào

副词
突然。《淮南子.兵略》「況以三軍之眾,赴水火而不還踵乎,雖誂合刃於天下,誰敢在於上者。」

“誂”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正韻𠀤徒了切,音窕。
說文相呼誘也。
廣雅戲也。
玉篇弄也。
史記·吳王濞傳使中大夫應高膠西王。
謂以微言動之也。
呂覽·音初篇流辟越慆濫之音出。
戰國策楚人有兩妻,人其長者,長者詈之,其少者,少者許之。
 又噭,淸暢貌。
楚辭·九思聲噭兮淸和。
 又字彙補多嘯切,音弔。卒然也。
淮南子·兵略訓合刃于天下,誰敢在其上者。
說文本作
集韻或作𠻩。
字彙補譌作𧨙,非。字原从𠔁作。𠔁,古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