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誂”国语辞典解释
tiǎo
动词引誘、挑逗。《說文解字.言部》:「誂,相呼誘也。」 《戰國策.秦策一》:「楚人有兩妻者,人誂其長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許之。」 也作「挑」 。
diào
副词突然。《淮南子.兵略》:「況以三軍之眾,赴水火而不還踵乎,雖誂合刃於天下,誰敢在於上者。」
“誂”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正韻𠀤徒了切,音窕。說文相呼誘也。
廣雅戲也。
玉篇弄也。
史記·吳王濞傳使中大夫應高誂膠西王。
註謂以微言動之也。
呂覽·音初篇流辟誂越慆濫之音出。
戰國策楚人有兩妻,人誂其長者,長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許之。
又噭誂,淸暢貌。
楚辭·九思聲噭誂兮淸和。
又字彙補多嘯切,音弔。卒然也。
淮南子·兵略訓雖誂合刃于天下,誰敢在其上者。
說文本作誂。
集韻或作𠻩。
字彙補譌作𧨙,非。誂字原从𠔁作。𠔁,古文兆。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