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窕”国语辞典解释
tiǎo
形容词1.深邃。《說文解字.穴部》:「窕,深肆極也。」 晉.郭璞〈江賦〉:「爰有包山洞庭,巴陵地道,潛逵傍通,幽岫窈窕。」 清.王筠《說文句讀》卷一四:「深肆,蓋即深邃。」
2.間隙、不充滿。《荀子.賦》:「充盈大宇而不窕,入郤穴而不偪者與?」 《呂氏春秋.仲夏紀.適音》:「不充則不詹,不詹則窕。」 漢.高誘.注:「窕,不滿密也。」
3.微細、輕小。《左傳.昭公二十一年》:「天子省風以作樂,器以鐘之,輿以行之。小者不窕,大者不槬。則和於物。」 晉.杜預.注:「窕,細不滿。」 唐.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周鐘既窕槬,黥陣亦瘢痕。」
4.虛假、不實在。《韓非子.難二》:「語言辨,聽之說,不度於義,謂之窕言。」
5.輕薄、不莊重。通「佻」 。《左傳.成公十六年》:「楚師輕窕,固壘而待之三日必退。」
动词
挑逗、誘惑。通「挑」 。《文選.卷三四.七.枚乘.七發》:「雜裾垂髾,目窕心與。」 唐.李善.注:「窕,當為挑。」
“窕”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韻會正韻𠀤徒了切,掉上聲。窈窕也,深極也,閒也。詩·周南窈窕淑女。
傳窈窕,幽閒也。
爾雅·釋言窕,閒也。
揚子·方言窕,美好也。
廣韻善心曰窈,善色曰窕。
又男子亦稱窈窕。
古樂府云有第三郞,窈窕世無雙。
又山水深亦曰窈窕。
曹攄詩窈窕山道深。
杜甫詩烟生窈窕溪。
又宮室深亦曰窈窕。
喬知之詩窈窕九重閨。
又細也。
左傳·昭二十一年小者不窕。
疏窕,細意。
又集韻正韻𠀤他彫切。與佻同。輕小貌。
左傳·成十六年楚師輕窕。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弔切,音糶。
又韻會吐了切正韻土了切,𠀤眺上聲。義𠀤同。
又正韻餘招切,音遙。
荀子·禮論篇其立文飾也,不至于窕冶。
註窕音姚。
又與篠同。
荀子·賦論篇充盈太宇而不窕。
註窕,音篠。
又與條同。
淮南子·原道訓霄窕之野。
註與蕭條同。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