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窾”国语辞典解释
kuǎn
名词縫隙、孔穴。《莊子.養生主》:「依乎天理,批大卻,導大窾,因其固然。」 唐.成玄英.疏:「窾,空也,骨節空處。」 唐.柳宗元〈霹靂琴贊.序〉:「始枯桐生石上,說者言有蛟龍伏其窾。」
形容词
1.中空。《淮南子.說山》:「見窾木浮而知為舟,見飛蓬轉而知為車。」
2.虛假、不實。《史記.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窾言不聽,姦乃不生,賢不肖自分,白黑乃形。」
“窾”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韻會正韻苦管切集韻苦緩切,𠀤音款。空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實不中其聲者謂之窾。
註窾,空也。
莊子·達生篇窾啓寡聞之民。
又字彙補枯也。
揚子·太𤣥經窾枯木,衝振其枝。
又集韻枯公切,音空。
莊子·養生主批大卻,導大窾。向秀讀。
又集韻苦禾切,音科。
淮南子·說山訓見窾木浮,而知爲舟。見飛蓬轉,而知爲車。
註窾,空也。
又水名。
莊子·外物篇踆于窾水。
註窾,音科。
又類篇取亂切。匿也。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