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文言文意思
“窦”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竇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dòu
“窦”字的古汉语解释
dòu
1.名词 洞;孔穴。《狱中杂记》:“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人。”
2.名词 水道;沟渠。《五蠹》:“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3.动词 穿通;决开。《国语·周语》:“不窦泽。”
“窦”国语辞典解释
dòu
名词1.孔穴、縫隙。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君口中何為開狗竇?」
2.人體內某些器官或組織內部的凹陷處。例: 「鼻竇」 。
3.姓。如漢代有竇嬰、竇憲。
“窦”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田𠋫切集韻韻會正韻大透切,𠀤音豆。說文空也。
禮·月令穿竇窖。
註入地隋曰竇。
又鑿垣爲孔曰竇。
左傳·襄十年王叔之宰曰:蓽門圭竇之人。
註竇,穿壁爲小戸。
又穴也。
禮·禮運禮義者,順人情之大竇。
註竇,孔穴。
又水道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齊烏餘襲我,高魚有大雨,自其竇入。
註雨故水竇開。
又決也。
周語不竇澤。
註竇,決也。
又地名。
左傳·莊九年殺子糾于生竇。
註生竇,魯地。
北史·魏本紀泰常七年,自雲中西幸屋竇城。
水經注漢武微行柏谷,遇辱竇門。
又感其妻深識之,饋賜以河津令。其鬻渡,今竇津是也。
又姓。
風俗通夏后相遭有窮氏之難,后緡方姙,逃出自竇而生少康,其後氏焉。漢有魏其侯竇嬰。
又通作窬。
禮·儒行蓽門圭窬。
釋文音竇。
又集韻徒谷切正韻杜谷切。𠀤與瀆通。
周禮註西竇五嶽。
“窦”形意通解
略說: 從「穴」,「瀆」省聲。本義是孔穴、洞穴。詳解: 從「穴」,「瀆」省聲。本義是孔穴、洞穴。《說文》:「竇,空也。从穴,瀆省聲。」段玉裁注:「空、孔古今語,凡孔皆謂之竇。」如《左傳.哀公元年》:「后緡方娠,逃出自竇,歸于有仍,生少康焉。」《睡虎地秦簡.封診式》簡76:「穴下齊小堂,上高二尺三寸,下廣二尺五寸,上如豬竇狀。」
「竇」表示水溝、水道。《玉篇.穴部》:「竇,水道也。」如《韓非子.五蠹》:「澤居苦水者,買庸而決竇。」《淮南子.覽冥》:「是猶抱薪而救火,鑿竇而止水。」
「竇」又表示地窖。《禮記.月令》:「是月也,可以築城郭,建都邑,穿竇窖,脩囷倉。」鄭玄注:「入地隋曰竇,方曰窖。」孔穎達疏:「隋者似方非方,似圓非圓,以其名竇,與窖相似,故云隋曰竇。方曰窖者,竇既為隋圓,故以窖為方也。」「隋」即「橢」,意謂長圓形的地窖稱為「竇」。一說「竇」在此亦表示水溝,《淮南子.時則》「穿竇窖」,高誘注:「穿竇所以通水,不欲地濕也;穿窖所以盛穀也。」
「竇」作動詞表示決開、穿通。如《國語.周語》:「晉聞古之長民者,不墮山,不崇藪,不防川,不竇澤。」韋昭注:「竇,決也。」《新唐書.循吏傳.韋丹》:「築堤扞江,長十二里,竇以疏漲。」
「竇」也表示空、離去。《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簡197:「可(何)謂『竇署』?『竇署』即去殹(也),且非是?是,其論可(何)殹(也)?即去署殹(也)。」「竇署」即「去署」。「署」是崗位,「去署」即擅離崗位。
「竇」還表示門旁小戶。《左傳.襄公十年》:「篳門閨竇之人而皆陵其上。」杜預注:「閨竇,小戶。穿壁為戶,上銳下方,狀如圭也。」穿壁為門,指簡陋的門戶。後以「篳門閨(圭)竇」指窮人的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