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文言文意思
“况”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况(简繁同形)
拼音:kuàng
“况”字的古汉语解释
kuàng
1.动词 譬况;比拟。桓宽《盐铁论·忧边》:“及欲以闾里之治,而况国之大事。”
2.连词 何况;况且。《庖丁解牛》:“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3.名词 情况;情形。高启《送丁孝廉之钱塘》:“若见故人询旅况。”
“况”国语辞典解释
kuàng
名词1.情形、狀態。例: 「近況」 、「概況」 、「實況」 、「窘況」 。
2.恩惠。通「貺」 。《漢書.卷四六.萬石君傳》:「皇天嘉況,神物並見。」
3.姓。如三國時蜀國有況長寧,元代有況逵。
动词
1.比擬、譬喻。《漢書.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以往況今,甚可悲傷。」 唐.孟郊〈宇文秀才齋中海柳詠〉:「飲柏泛仙味,詠蘭擬古詞。」
2.拜訪、惠顧。《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足下不遠千里,來況齊國。」 《漢書.卷五二.灌夫傳》:「將軍肯幸臨況魏其侯,夫安敢以服為解!」
副词
1.益、更加。《詩經.小雅.出車》:「憂心悄悄,僕夫況瘁。」 漢.鄭玄.箋:「況,茲也。」 《國語.晉語一》:「以眾故不敢愛親,眾況厚之。」 三國吳.韋昭.注:「況,益也。言以眾故殺君,除民害,眾益以為厚。」
2.正、恰好。《董西廂》卷三:「生不勝怏怏,況是無聊,又聞夜雨。」
连词
表示更進一層的語氣。相當於「何況」 、「況且」 。《孟子.萬章下》:「則天子不召師,而況諸侯乎?」 唐.韓愈〈與崔群書〉:「況天之與人,當必異其所好惡無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