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文言文意思
“冰”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冰(简繁同形)
拼音:bīng
“冰”字的古汉语解释
bīng
1.名词 水受冷而凝结成的固体。《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
2.动词 结冰。《察今》:“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冰肌玉骨】1.形容妇女的肌肤洁白晶莹。2.形容梅花傲霜斗雪。
【冰人】媒人。
“冰”国语辞典解释
bīng
名词1.水在攝氏零度以下所凝結成的固體。晉.陸機〈苦寒行〉:「凝冰結重澗,積雪被長巒。」 《紅樓夢》第六四回:「因寶玉素昔秉賦柔脆,雖暑月不敢用冰,只以新汲井水將茶連壺浸在盆內,不時更換,取其涼意而已。」
2.姓。如明代有冰如鑑。
动词
1.使用冰塊或利用冰箱以防腐或減低溫度。例: 「把這塊肉冰起來。」
2.比喻受人冷淡、不加注意,或不受重用。例: 「他被冰了許多年,現在才受重用。」
形容词
1.寒冷。例: 「冰涼」 、「冰冷」 。
2.清高的、純潔的。例: 「冰心」 。
3.白嫩如冰的。例: 「冰肌」 、「冰膚」 。
4.冷酷、沒感情。例: 「她的態度很冰,很難應付。」
“冰”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筆陵切集韻韻會悲陵切,𠀤逼平聲。說文本作仌。
徐曰今文作冰。
韓詩說冰者,窮谷隂氣所聚,不洩,則結而爲伏隂。
禮·月令孟冬水始冰,仲冬冰益壯,季冬冰方盛。水澤腹堅,命取冰,冰以入。
周禮·天官淩人共冰。秋刷冰室,冬藏春啓,夏頒冰。
又爾雅·釋器冰,脂也。
註莊子云:肌膚若冰雪。冰雪,脂膏也。
疏脂膏一名冰脂。
又矢筩蓋曰冰。
左傳·昭二十五年公徒釋甲執冰而踞。
註冰,櫝丸蓋。
疏盛弓者也。或云:櫝丸是箭筩,其蓋可以取飮。
又集韻正韻𠀤魚陵切,音凝。同凝。
正韻古文冰作仌,凝作冰。後人以冰代仌,以凝代冰。
又集韻讀去聲,逋孕切。
唐書·韋思謙傳涕泗冰須。
註謂涕著須而凝也。
李商隱詩碧玉冰寒漿。
又韻補叶筆良切,音近浜。
𨻰琳·大荒賦心慇懃以伊感兮,愵永思以增傷。悵太息而攬涕,乃揮雹而淚冰。考證:〔韓詩外傳冰者,窮谷隂氣所聚,不洩,則結爲伏隂。〕 謹按韓詩外傳無此語,查初學記引作韓詩。謹照初學記原文省外傳二字。冰字上增說字。結字下增而字改。〔正韻古文冰作仌,凝作冰。後人以冰代仌,以凝伐冰。〕 謹按文義伐冰改代冰。
“冰”形意通解
略說: 「冰」字金文從「水」從二粗點,二粗點象冰塊,本義是冰雪的「冰」。詳解: 「冰」字金文從「水」從二粗點,二粗點象水凝固後的形態,水凝固的過程稱為「冰」,凝結成固體的水也稱為「冰」。
「冰」字所從二粗點,小篆多寫作「仌」,《說文》:「仌,凍也。象水凝之形。」「仌」今書作「冫」形,用為部首,俗稱「兩點水」。古代「仌」是「冰」之初文,後加「水」以示其義。桂馥《說文解字義證》引顧炎武:「仌於隸、楷不能獨成文,故後人加水焉。」按金文已有從「仌」從「水」的「冰」字,只是到了隸、楷階段,才通用「冰」而廢去「仌」字。
《說文》:「𣲝(冰),水堅也。从仌从水。以為冰凍之冰。凝,俗𣲝从疑。」段玉裁注:「以冰代仌,用別製凝字。經典凡凝字皆冰之變也。」按「冰」乃「凝」之本字,後來為了分化冰凍與凝固兩種義項,故另造從「疑」的「凝」字表示凝固的過程。
金文有「冰月」一詞,為齊國月名,指十一月,因為齊到了十一月便開始結冰(吳式芬、郭沫若)。陳逆𣪕:「冰月丁亥陳氏裔孫逆。」又用作人名,二年上郡守冰戈:「上郡守冰造。」
中國近代著名學者梁啟超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冰室」亦稱「飲冰室」,是廣東地區零售清涼飲料、雪糕等冷飲冷食的店鋪,是茶餐廳的前身。「飲冰」典出《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飲冰室」是梁啟超在天津的雙層洋房的名稱,梁啟超藉以比喻自己當時對國運的憂慮有如內熱,唯有飲冰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