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文言文意思
“凉”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凉(简繁同形)
拼音:liáng/liàng
“凉”字的古汉语解释
liáng
1.形容词 稍冷;微寒。李陵《答苏武书》:“凉秋九月,塞外草衰。”
2.形容词 凉爽;凉快。《芙蕖》:“纳凉而凉逐之生。”
3.形容词 薄;少。《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虢多凉德,其何土之能得?。”
【凉德】薄德。
“凉”国语辞典解释
liáng
形容词1.冷、微寒。例: 「涼水」 、「涼風」 。《詩經.邶風.北風》:「北風其涼,雨雪其雱。」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2.冷清、不熱鬧。例: 「荒涼」 。《金史.卷八八.列傳.移剌道》:「咸平卿故鄉,地涼事少,老者所宜。」
3.惆悵、悲苦。例: 「淒涼」 。南朝梁.江淹〈別賦〉:「巡曾楹而空揜,撫錦幕而虛涼。」
4.淡薄、不善。例: 「世態炎涼」 。《左傳.莊公三十二年》:「虢多涼德,其何土之能得。」
动词
失望、灰心。《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登時倒抽了一口氣,涼了半截。」
名词
1.感冒、風寒。例: 「受涼」 。《紅樓夢》第一〇九回:「就怕他也像晴雯著了涼。」
2.朝代名。東晉十六國中,先後據有今大陸地區甘肅之地者,國號皆稱為「涼」 ,有前涼、後涼等。
3.姓。如三國時魏國有涼茂。
liàng
动词1.置物於通風處,以降低熱度。例: 「把茶涼一下。」 《新唐書.卷四六.百官志一》:「凡戎器,色別而異處,以衛尉幕士暴涼之。」
2.輔助、輔佐。《詩經.大雅.大明》:「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
“凉”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𠀤呂張切,音良。正韻涼,通作凉。
韻會薄寒爲凉。
前漢·五行志𡯎凉,冬殺也。
註師古曰:凉,薄也。(涼)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𠀤音良。說文薄也。左傳·莊三十二年虢多涼德。
又風名。禮·月令孟秋之月涼風至。
又州名。廣韻漢武帝攺雍州爲涼州。
又姓。魏太子太傅山陽涼茂。
又與䣼同。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又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𠀤音亮。佐也。詩·大雅涼彼武王。本亦作諒。韓詩作亮。
又信也。詩·大雅涼曰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