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谅”文言文意思
“谅”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谅”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liàng

“谅”字的古汉语解释

liàng

1.形容词 诚信。《离骚》:“惟此党人之不兮。”

2.动词 体谅;原谅。欧阳修《与刁景纯学士书》:“未必某此心也。”

“谅”国语辞典解释

liàng

动词
1.相信。《詩經.鄘風.柏舟》「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喻世明言.卷一九.楊謙之客舫遇俠僧》「雖然如此,卻也諒得過這個和尚是個有信行的好漢,決無誑言之事。」

2.寬恕、體察。例: 「原諒」「見諒」「體諒」 。宋.陳亮〈酌古論三.諸葛孔明下〉:「孔明距今且千載矣,未有能諒其心者。」

形容词
信實、誠信。《論語.季氏》「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宋.王安石〈懷張唐公〉詩: 「直諒多為世所排,有懷長向我前開。」


副词
推想、料想之意。例: 「諒必」「諒可」《喻世明言.卷四〇.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你是書禮之家,諒無再醮之事。」


名词
姓。如戰國時趙國有諒毅。

liáng

參見「諒陰」 條。

“谅”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
正韻力仗切,𠀤良去聲。
說文信也。
詩·小雅諒不我知。
鄭箋信也。
朱傳誠也。
禮·內則請肄𥳑諒。
言語信實也。
 又小信也。
論語豈若匹夫匹婦之爲諒也。
 又揚子·方言愋諒,知也。
廣雅哲也。
玉篇相也,助也。
廣韻佐也。
正韻照察也。
 又蠻州名。
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諒州。
 又姓。諒毅,見戰國策。諒輔,見後漢·獨行傳
 又集韻或作亮。
爾雅·釋詁亮,信也。
方言云:衆信曰諒。周南、召南、衞之語也。
詩·鄘風不諒人只。
諒,信也。本亦作亮。
 又通作涼。
詩·大雅涼彼武王。
涼,佐也。本亦作諒。
 又或作倞。
禮·郊特牲祊之爲言倞也。
倞,猶索也。或爲諒。
 又集韻類篇𠀤呂張切,音良。亦同亮。信也。
 又通作良。
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
子諒,朱子讀爲慈良。

“谅”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為誠信、誠實。

詳解: 從「」,「」聲,本義為誠信、誠實。《說文》:「信也。从言,京聲。《禮記‧內則》:「朝夕學幼儀,請肄簡諒。」鄭玄注:「諒,信也。」孫希旦集解:「請肄簡諒,謂所請肄習者貴乎簡要而誠實也。

  「」可表示相信、信任。《古今小說‧楊謙之客舫遇俠僧》:「雖然如此,卻也諒得過這個和尚是有信行的好漢,決無誑言之事。

  「」常表示體諒、體察。《詩‧鄘風‧柏舟》:「母也天只,不諒人只。」高亨注:「諒,原諒。

  「」也表示確實。漢鄭玄《〈詩譜〉序》:「詩之興也,諒不於上皇之世。」孔穎達疏:「上皇謂伏犧、三皇之最先者,故謂之上皇。

  「諒
」還表示料想。《樂府詩集‧鼓吹曲辭一‧戰城南》:「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