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文言文意思
“谦”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謙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qiān
“谦”字的古汉语解释
qiān
1.形容词 谦逊;谦虚。《信陵君窃符救赵》:“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伶官传序》:“满招损,谦得益。”
【谦冲】谦虚。
【谦挹】谦逊退让。
“谦”国语辞典解释
qiān
形容词敬讓而不自大。例: 「謙虛」 、「謙卑」 、「謙和」 。《書經.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 唐.魏徵〈論時政疏〉:「念高危,則思謙沖以自牧。」
名词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艮(☶)下坤(☷)上。象內止外順而終有成之義。
qiàn
形容词滿足。通「愜」 。《禮記.大學》:「此之謂自謙。」
“谦”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兼切,歉平聲。說文敬也。
玉篇讓也。
增韻致恭也。不自滿也。
又卦名。
易·謙卦謙亨,君子有終。
釋文𤰞退爲義,屈己下物也。
朱子·本義有而不居之義。
史記·樂書君子以謙退爲禮。
又姓。見字彙。
又集韻或作嗛。
前漢·藝文志易之嗛嗛。
師古註與謙同。
又司馬相如·封禪書陛下嗛讓而弗發也。
史記作謙讓。
又正韻胡兼切。與嫌同。
荀子·仲尼篇信而不處謙。
註言得信於上,不處嫌疑,使人疑其作威福也。
又集韻正韻𠀤苦簟切,歉上聲。安靜貌。
禮·大學此之謂自謙。
註謙讀爲慊。慊之言厭也。
朱傳謙,快也,足也。
韻會謙與慊通。
又字彙苦劫切,音怯。大學義同。朱子讀。
六書統一作𧫨。
“谦”形意通解
略說: 從「言」,「兼」聲,本義為謙虛、謙讓。詳解: 從「言」,「兼」聲,本義為謙虛、謙讓。《說文》:「敬也。从言,兼聲。」《書‧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
「謙」可表示減損、不足。《逸周書‧武稱》:「既勝人舉旗以號令,命吏禁掠,無取侵暴,爵位不謙,田宅不虧,各寧其親,民服如化,武之撫也。」孔晁注:「謙,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