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文言文意思
“谚”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諺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yàn
“谚”字的古汉语解释
yàn
名词 谚语。《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贾谊《过秦论》:“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谚”国语辞典解释
yàn
名词民間口頭流傳,具有說理、勸誡等作用的語句。例: 「俗諺」 、「古諺」 。《左傳.桓公十年》:「周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动词
慰問喪者家屬。通「唁」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諺者,直語也。喪言亦不及文,故弔亦稱諺。」 北齊.劉晝《劉子.卷一〇.正賞》:「昔者仲尼先飯黍,侍者掩口笑;子游揚裘而諺,曾參指揮而哂。」
“谚”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魚變切集韻魚戰切韻會疑戰切,𠀤音彥。說文傳言也。
廣韻俗言也。
書·無逸乃逸乃諺。
傳俚語曰諺。
左傳·昭元年諺所謂老將知而耄及之。
又與唁、喭𠀤同。
文心雕龍諺者,直語也。喪言亦不及文,故弔亦稱諺。
新論·正賞篇子游裼裘而諺,曾參指揮而哂。
正字通按諺通作喭。弔唁,經皆從唁,不必借諺。喭,新論作諺,偶譌誤耳。
又集韻魚旰切正韻魚幹切,𠀤音岸。
類篇䛀諺,自矜也。
增韻畔喭,剛猛也。
韻會叛諺,不恭也。或作喭。引論語註子路失於畔喭。正義曰:舊註作𠯘喭。失言也。言子路性行剛彊,常𠯘喭失於禮容也。考證:〔左傳·昭元年諺所謂老將至而耄及之。〕 謹照原文將至改將知。
“谚”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和戰國文字為上下結構,從「言」,「彥」省聲。小篆作左右結構,從「言」,「彥」聲。本義是古語、諺語。詳解: 金文和戰國文字為上下結構,從「言」,「彥」省聲。小篆作左右結構,從「言」,「彥」聲。本義是古語、諺語。《說文》:「諺,傳言也。从言,彥聲。」段玉裁注:「傳言者,古語也。」例如《左傳.桓公十年》:「周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史記.秦始皇本紀》:「野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
「諺」可通「喭」,表示粗俗。如《尚書.無逸》:「厥子乃不知稼穡之艱難,乃逸,乃諺。」孔穎達疏:「諺,欺誕不恭之貌。」《後漢書.卓魯魏劉列傳》:「(劉)寬簡略嗜酒,不好盥浴,京師以為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