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谞”文言文意思
“谞”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諝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xū
“谞”字的古汉语解释
xū
1.名词 才智。陆机《辨亡论上》:“谋无遗谞,举不失策。”
2.名词 计谋。《淮南子·本经》:“设诈谞。”
“谞”国语辞典解释
xǔ
名词1.才智。《說文解字.言部》:「諝,知也。」 《周禮.秋官.大行人》「屬象胥」 句下唐.賈公彥.疏:「胥讀為諝者,欲取諝為才智之意也。」 《文選.陸機.辯亡論上》:「謀無遺諝,舉不失策。」
2.計謀。《淮南子.本經》:「比周朋黨,設詐諝。」 漢.高誘.注:「諝,謀也。」
“谞”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正韻私呂切集韻韻會寫與切,𠀤胥上聲。說文知也。
廣雅哲也。
玉篇才智之稱也。
陸機·辨亡論謀無遺諝,舉不失策。
註諝,智也。
又正字通詐也。
淮南子·本經訓比周朋黨,設詐諝,懷機械巧故之心,而性失矣。
又廣韻與胥同。
周禮·天官·冢宰胥十有二人。
註胥讀如諝,謂其有才知爲什長。
又廣韻相居切集韻韻會正韻新於切,𠀤音胥。義同。
字彙補譌作𧩑、𧫐,𠀤非。𧩑字原从言,右作巴下月。